刑事受害人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陆杨崔萍姜述弢马杰戴才智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检察院潍坊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旬刊)》《公诉人》《北方经贸》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执行中民商事抵押权与刑事受害人赔偿请求权的冲突——彭某某申请执行陈某某一案评析
《企业与法》2019年第2期50-55,共6页宋亚文 
申请执行人:彭某某,被执行人: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餐饮公司”)、陈某某(餐饮公司股东,现在上海某监狱服刑)、王某某(系陈某某之妻)彭某某诉餐饮公司、陈某某、王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由我院审理,并于2016年6月29日作出(2015)...
关键词:申请执行人 赔偿请求权 受害人 抵押权 民商事 公司股东 冲突 刑事 
平果县院:跨市救助刑事受害人
《公诉人》2016年第8期62-62,共1页黄小凤 
7月12日,平果县检察院派员前往玉林市容县西乡村,探望瘫痪在床的刑事受害人庞某,耐心做好其刑事申诉息诉劝导工作,并给予5000元国家司法救助金,让庞某一家感动不已。
关键词:刑事申诉 受害人 平果县 救助金 玉林市 检察院 司法 国家 
基于人身危险性量刑根据的研究
《嘉兴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尹晓闻 
从法律依据、刑法基本原则、刑事政策、刑事司法实践及被害人权利保障5个方面展开论证,对目前将"人身危险性"因素列入量刑考量因素的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人身危险性"并非对社会存在实害,仅仅是一种犯罪未然状态的预示,具有或然性...
关键词:量刑原则 人身危险性 刑事政策 刑事受害人 
应赋予刑事受害人精神损害求偿权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年第12X期287-287,共1页费雨晴 
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定在物质损失内,对精神损害不予赔偿。本文论述赋予刑事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权利的理由,并就设立的具体程序提出建议。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 赔偿 
刑事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第A32期435-436,共2页张红 
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其人格权的一种保护。但我国现行的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对此都予以否认。这与宪法的规定是相悖的。本文就此问题对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制度的构建,以期有助于推动该制...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 
关于刑事受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探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13期38-39,共2页杜明刚 
在刑事司法中,受害人和犯罪人相伴而生,在过去的司法理念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对犯罪人的究责,却忽视了对受害人的保护。建立刑事受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就是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对特定的受害人给予救助性的补偿。这不仅是保障人权、维护公平...
关键词:刑事受害人 国家救助 犯罪人 
建立健全补偿制度减少重复信访问题研究被引量:1
《北方经贸》2012年第3期50-51,共2页姜述弢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农村重复信访人员心理及对策问题研究>(11552056)
刑事受害人补偿制度中国家承担的是一种政治伦理责任,给予经济上处于弱者的刑事受害人一定物质补偿。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缓和农村多元利益冲突,弥补法律具体执行的"边隙",给予弱者以经济补偿,从而减少农村重复信访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行政补偿 重复信访 刑事受害人 
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案件受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
《法学杂志》2010年第9期108-110,共3页牛向阳 
2008年山东省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探索建立刑事案件被害人检察环节国家补偿制度或救助制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推动刑事受害人救助法制化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的共识。对于该制度的构建,应特别重视路径选择,检察环节的刑事救助应着眼于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履行,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追求予以创新,从而科学创设该制度的宗旨、原则、救助对象、范...
关键词:检察 刑事受害人 制度 路径 
检察环节刑事受害人国家求助的制度规范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年第2期8-12,共5页牛向阳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应立足于我国长远的法治建设目标,通过立法构建统一的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包括制定《刑事受害人国家救助法》,及相应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戴玉忠大检察官在2007年9月21—23日召...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国家救助 受害人 制度规范 检察环节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07年 求助 
关于刑事受害人被害致精神病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研究
《网络财富》2009年第16期115-116,共2页季运忠 马杰 
在刑事受害人被害致精神病的案例中,刑事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和受害人罹患精神病的事实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给受害人造成了肉体方面的伤害,并且给受害人造成了实际的物质损失和必然的物质损失,因此,被害致精神病的刑事受害人有权提起刑...
关键词:刑事受害人 精神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