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利用

作品数:973被引量:5412H指数:3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陈赞吉葛鹏刘华薛升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资源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南岳阳杨树人工林光能利用率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5
《资源科学》2012年第10期1832-1838,共7页李泽晖 王云龙 魏远 马悦 陈润芝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编号:RIF2012-05)
植物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作为表征植被利用光能合成生物化学能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生产力。本文使用2006年4月-10月湖南岳阳站通量观测资料,探讨杨树人工林不同时间尺度的光能利用率动态特征。结果表...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 涡度相关法 光能利用率 时间动态 湖南岳阳 
福建省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评价被引量:2
《资源科学》2005年第6期76-83,共8页邢世和 曹榕斌 沈金泉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农用地评价"(编号:B0010018)
利用福建省气象要素观测及林地土壤调查资料,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进行区域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栅格空间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林木高、中、低产量区面积分别为230.97×104hm2、657.17×104hm2和3.90×104hm2,分别占全...
关键词:GIS 数学模型 林地 林木产量 光能利用率 分区面积 
西藏玉米生物生产力及其光能利用率特征被引量:15
《资源科学》2001年第5期58-61,共4页成升魁 张宪洲 许毓英 钟志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藏玉米生态生理研究"(395 70 135 );国家"95"攀登项目暨中科院"95"重大项目 (KZ95 1-A1-2 0 4-0 5 )
利用实测资料 ,对高原玉米田的干物质累积及太阳能利用率特征等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①高原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高达 2 5t hm2 ~ 30t hm2 :其中露地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 2 5t hm2 ,地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达 30t hm2 ,比露地玉米高 1 5...
关键词:青藏高原 玉米 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西藏 生物生产力 特征 日照 
红壤丘陵小流域生物生产能力分析被引量:2
《资源科学》1998年第S1期32-37,共6页杨汝荣 
把千烟洲站内一个面积为14.2hm2的小流域作为案例,对第一性生产的生物量与光能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植物的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还有较大差距,该小流域的发展潜力很大。
关键词:小流域 生物生产量 光能利用率 农业综合发展 
黄土高原的优势和劣势
《资源科学》1985年第3期86-91,共6页孙建轩 
我国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界长城,南抵秦岭,地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个省(区),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包括277个县(旗、市),总人口7000万人,总耕地面积1.8亿亩...
关键词:黄土高原 优势和劣势 水土流失面积 山西 平方 晋西地区 光能利用率 耕地面积 地形破碎 地面坡度 
小麦玉米两熟气候生态适应性及生产力的研究
《资源科学》1982年第4期83-89,82,共8页韩湘玲 刘巽浩 孔扬庄 赵明斋 
因地种植,适地适作,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基本原则。早在元代(公元1313年)《王祯农书·农业通诀》中就写道“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本世纪三十年代就明确提出“农业生态学”的概念。五十年代...
关键词:气候生态适应性 两熟 夏玉米 套种玉米 小麦玉米 平播 生产力 成熟期间 光能利用率 种植方式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被引量:85
《资源科学》1980年第4期11-16,共6页邓根云 冯雪华 
前言 光合作用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影响光合作用过程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植物本身的光能利用率,另一方面则是植物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因子:光、温、水、气(CO2)。提高农业生产从本质上说就是改善植物对光能的利...
关键词:气候生产潜力 光合潜力 光能利用率 光温资源 柴达木盆地 农业生产潜力 《光合作用》 高值区 纪录 光合速度 
西藏地区光合生产力估算被引量:6
《资源科学》1980年第1期58-62,共5页李继由 
太阳辐射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生物学产量(包括根、茎、叶、果实、种子等)的90~95%是作物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有机物,根吸收的无机元素所占比例很小。可见,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关键词:光合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西藏地区 太阳辐射能 生物学产量 季冬 理想群体 各阶段 经济系数 作物群体 
西藏高原麦类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与增产途径被引量:2
《资源科学》1977年第2期42-51,共10页俞炳杲 路季梅 
小麦、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解放前在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下,群众生活极端贫困,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单产只有百余斤。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和文化...
关键词:麦类作物 西藏高原 增产途径 产量形成 光合产物 春小麦 肥麦 冬小麦 生育期 光能利用率 
作物光能生产潜力探讨被引量:1
《资源科学》1977年第2期52-55,共4页齐志 
光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生物学产量(包括根、茎、叶、果实等》的90%以上来自光合作用。了解光能资源的利用情况,探讨作物的光能生产潜力,不仅可以鼓舞我们创高产、夺丰收的信心,而且可以提供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的途径,是人们...
关键词:作物光能生产潜力 光能利用率 太阳总辐射 光能资源 作物生长期 生理辐射 创高产 光合强度 叶面积系数 可能利用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