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效应艺术

作品数:58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博吴秋林赵海棚许宁张彩凤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建筑》《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设计研究》《新闻出版交流》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什么是欧普艺术?
《艺术品鉴》2024年第12期173-173,共1页
A:欧普艺术(Op Art)是Optical Art的简称,是指利用视觉错觉创作,主要采用黑白或者彩色几何形体的复杂排列、对比、交错和重叠等手法,让静止的画布仿佛流动起来。因此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欧普艺术是抽象艺术的...
关键词:欧普艺术 光效应艺术 几何形体 视觉效应 视觉错觉 抽象艺术 动力学 
浅析光效应艺术在图形设计中的运用
《花溪》2023年第27期0028-0030,共3页李雪 
光效应艺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突破了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利用抽象的几何形和色彩对比组合排列,造成画面产生动感的视觉效果。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光效应艺术的产生背景以及特点探析,光效应...
关键词:光效应艺术 视幻觉 图形设计 
浅谈形而上之“光”与光效应艺术之“光”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22期40-41,共2页罗晋豪 
光效应艺术象征着抽象艺术走到如此地步,已经达到了极致,而回溯抽象思维的悸动,和对于光的痴狂,届可追溯至中世纪,中世纪的美学理念与光效应艺术必然有着深刻的联系,而形而上之"光"则在中世纪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笔者观照光效应艺...
关键词: 形而上 光效应 艺术 
建构理性——“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概述被引量:1
《艺术当代》2016年第9期68-71,共4页王端廷 
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2016.9.25-10.23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逻辑终点,也是20世纪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创造。中国抽象艺术发轫于国门重开的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后留学西方的一批艺术学子学...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 世界艺术 现代美术馆 抽象表现主义 马树青 政治波普 王易 陈若冰 光效应艺术 拼贴 
王智一集评
《美术文献》2016年第10期28-31,共4页
王智一的作品呈现出典型的几何抽象效果,也将某种空间错觉加诸其上。其作品兼具了光效应艺术(Op Art)和新几何绘画(Neo-Geometry)的风格特征,但是又能在某种风格分类的规划之外,找到自己的多种变体,甚至可以将观念延伸至整个空间。...
关键词:王智 风格特征 色彩配置 光效应艺术 日常经验 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 哈佛大学 
ThinkPad跨界的想象力
《成功营销》2016年第4期64-67,共4页谢园 
面对热爱生活、坚持思考的"知识新贵",Think Pad的故事和讲述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小黑,这是外界对Think Pad的印象,一直以来,它是一种类似笔记本电脑代名词的存在。Think Pad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这个品类的标杆性产品...
关键词:笔记本电脑 首选产品 标杆性 热爱生活 THINKPAD 奚源 超级用户 光效应艺术 服装设计 人物面部 
耀动的幻觉——光效应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形式探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4期189-192,共4页陈慧 叶锋 
光效应艺术是利用光学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一种抽象艺术,它通过几何形体的重复与中断,利用色块的补色关系和结构的连续与并列,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光效幻想,它为现代艺术设计拓展表现形式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结合标志设计的实际案例,从四...
关键词:光效应艺术 标志设计 形式探讨 
德国现代艺术(四)
《中国美术》2014年第6期148-155,共8页李黎阳 
(上接2014年第5期)九、零派在非形式艺术主导欧洲艺坛之时,仍有一些德国艺术家坚守自己独特的探索,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在进行创作。这些创作,有些是始终根植于德国浪漫主义传统,有些是长久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有些则矢志不渝地倾情于纯...
关键词:现代艺术 格劳伯 光效应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克尔 阿尔伯 中国美术馆 包豪斯 文献展 混合技术 
光效应艺术的图形设计语言
《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5期172-172,共1页陈慧君 
光效应艺术,又称"欧普艺术""视幻艺术"。这种艺术的表现与传统的艺术表现相比,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媒介,以韵律、色彩、质感、大小、变化、一致、单纯、错杂与画面处理等特质为人所掌握。对于现代美术、艺术设计的教育和实践而言,无论是在...
关键词:光效应 设计语言 视错觉 视觉心理 
西方绘画对运动的描述和它的科学基础
《自然杂志》2014年第4期306-312,共7页林凤生 
要在平面的画中表达人(物)的运动是一件让人困惑的难事,但是经过千百年来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表达方法。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画家通过经验和技巧取得的画面的运动效果和对观者的感染力,采用的技法竞与心理学、...
关键词:运动 视错觉 格式塔心理学 光效应艺术 神经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