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两优476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戚华雄夏明元杜雪树李进波万丙良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稻米》《中国种业》《杂交水稻》《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系杂交稻广两优476在咸宁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2247-2249,共3页黄志谋 沈其文 蔡克桐 耿协议 李钢 
通过对两系杂交稻广两优476在湖北省咸宁市大面积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出熟期适中,株型好,生长繁茂,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抗性强及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咸宁市栽培种植。并简述了该品种在咸宁市种植的主要栽培...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 广两优476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咸宁市 
显性标记在广两优476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23期5884-5886,5905,共4页李进波 夏明元 戚华雄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7)
广两优476是广占63-4S和R476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组合,其父本R476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的含有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恢复系。根据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序列设计显性标记76-3用于鉴定广两优476的种子纯度。结果表明,用显性...
关键词:显性标记 广两优476 纯度鉴定 
江汉平原中籼新品种广两优476推广机制的思考
《中国种业》2013年第9期41-44,共4页杨光军 
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
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2013年连续...
关键词: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江汉平原 机制 中籼 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 粮食作物 
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被引量:5
《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3期2671-2674,共4页崔登维 杨光军 张顺新 陈如兵 李承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7)
阐述了广两优476在江苏中北部地区三年来规模化制种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对策。重点对播期、扬花期的安排提出了多方位论述;同时,对努力提高制种产量,提高制种效益,确保制种质量提出了操作方案,也对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 广两优476 制种技术 
苏北地区广两优476高效优质制种技术被引量:2
《中国种业》2012年第5期50-52,共3页崔登维 杨光军 张顺新 陈如兵 李承力 
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年被湖北...
关键词: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制种技术 高效优质 苏北地区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水稻新品种 XA21基因 农业科学院 
杂交中稻广两优476品种与纯度的鉴定被引量:4
《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6期1254-1256,1262,共4页杜雪树 戚华雄 夏明元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7)
为辨别杂交中稻广两优476种子真伪并鉴定其纯度,利用农业部《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NY/T 1433—2007)中推荐的24对引物进行PCR,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广两优476及其亲本,以及另外几个育种常用亲本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并利用...
关键词:SSR标记 杂交水稻 广两优476 品种鉴定 纯度鉴定 
杂交中稻广两优476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被引量:4
《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20期4134-4137,共4页杨利 戚华雄 贾平安 符家安 黄维华 李金华 余延丰 胥顺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2007CB10930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4B08;2006BAD02A14;2006BAD02A02;2006BAD25B07);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1-63);国际植物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项目(IPNI-Hubei-38)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476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广两优476在生育前期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同时模拟了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即N 190.9 kg/hm2,P2O5 90.0 kg/hm2,K2O 150.0 kg/hm2时,产量可达9 ...
关键词:杂交水稻 广两优476 营养特性 肥料效应 
中籼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中国种业》2011年第7期63-64,共2页杨光军 
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年被湖北省...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籼 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 粮食作物 转化项目 
栽植密度对广两优476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赵锋 程建平 秦炎 陈杰 戚华雄 游艾青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7);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6BAD02A02)
以杂交组合广两优476为材料,考察不同栽植密度对水稻茎蘖动态、群体质量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 cm(D2)的栽植模式,水稻产量达到9.9 t/hm2,分别较栽植株行距16.7 cm×30 cm(D4)和10 cm×30 cm(D1)处理提...
关键词:栽植密度 杂交稻 群体质量 产量 
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476在湖北潜江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11年第2期36-37,共2页符家安 蒋代铭 李金华 孙玉海 黄维华 苏章锋 郑霞 袁咏梅 
2010年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两优476在湖北潜江示范种植6.8 hm2,表现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合潜江地区种植。探索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稻 广两优476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潜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