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作品数:462被引量:1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旗李双燕程启明吕正惠邹幸居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浅谈冷士嵋的小令词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7期49-50,共2页邢海侠 
冷士嵋是清初的遗民诗人。他致力于诗和文的创作,其间也不乏词的创作,有《江泠阁诗余小令》一卷,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值得探讨一番。本文主要分析其词的主题内容,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关键词:冷士嵋 小令词 相思闺怨 伤春怨别 羁旅思亲 
唐代闺怨诗中的审美想象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Z期89-89,共1页王彦 
一、游子思妇中的审美想象闺怨诗有很多的类型,其中一种是以描绘外出游子的游历生活为主题的诗。游子在外奔波,思妇在家中守候,想象中思妇与游子完成了交流与对话。在审美过程中,想象是由此及彼、睹物思人。以温庭筠的《望江南》为例,'...
关键词:闺怨诗 审美空间 审美想象 
唐代边塞诗中的闺怨之音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1X期74-75,共2页高水淋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闺怨诗,这些诗作塑造了各式各样的思妇形象,并在诗歌中表现了她们对久戍难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心中难以排解的忧愁和痛苦。在这种情感的表达中,诗人选取了不同的意象来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其中,寒月、寒衣、寒梦...
关键词:意象 寒梦 寒衣 寒月 寒砧 闺怨 
宋代女性词人的悲愁本色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2X期191-192,共2页孙亚男 
宋代是我国女性词人大规模涌现时期,女性词人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的宝库。本文立足于宋代女性词人作品中蕴含的悲愁意蕴,分别从闺怨、春愁、国恨的角度进行解读,并简要说明了悲愁意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宋代 女性词人 悲愁内容 闺怨 春愁 国恨 
也谈王昌龄的《闺怨》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4期78-78,共1页张巧红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首句里的"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历代唐诗选本中,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名篇入选最多,明王士祯《艺苑卮言》卷四里说"七言绝句,王江宁(王昌龄曾经做过江宁县丞)
关键词:七言绝句 唐诗选 全唐诗 闺怨诗 登楼 折柳赠别 卮言 岑参 诗眼 情感变化 
论唐五代的边塞闺怨词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5X期49-50,共2页牛思仁 
唐五代时期出现了边塞闺怨词,这些词作在文人词和敦煌词两类作品中均有体现。比较二者中的边塞闺怨之作,边塞征人的慷慨悲壮,闺阁思妇的幽怨情浓是其共有的思想特征,而其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文人词刚柔相济中华丽的闲愁,敦煌词雄伟...
关键词:边塞闺怨 文人词 敦煌词 
思悠悠,恨悠悠,几多痴情几多愁——《诗经·卫风·伯兮》内涵探微
《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3期32-32,共1页牛海明 周李帅 
《诗经·卫风·伯兮》是先秦的一首著名的闺怨诗,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守望、痛苦与坚贞和战争的残酷。艺术手法上体现了诗经的整体风貌,赋比兴交相辉映,情感宣泄真实强烈启发了后世闺怨题材的创作,并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赋比兴 闺怨 真实强烈 女性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