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空间

作品数:479被引量:66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亦锋马正平孔凡娟张中方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文学与“中国故事”的话语建构--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为中心
《文艺研究》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郭冰茹 
在全球化语境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以小说创作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并由此构建文学书写与批评实践的中国话语,是当代文学的历史使命。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借助对革命历史的不断书写,呈现出由建构、解构到重构现代民族国家宏大叙...
关键词:当代文学 新时期以来 中国话语 文学书写 审美空间 批评实践 现代民族国家 话语建构 
《春江花月夜》的美学视觉与艺术价值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2期7-12,共6页邹彤 
诗之瑰宝《春江花月夜》,在美学艺术上的成就非常高,不仅沿用了陈隋乐府旧题,还运用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诗中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美学视觉 语言风格 审美空间 艺术价值 古典诗歌 
执油彩画笔 谱艺术人生
《中国收藏》2024年第12期90-93,共4页马继超 
优秀的油画艺术能给人留下广阔的审美空间,面对寻常可见的生活场景,画家们有自己不同寻常的视角。安娜的油画就是如此,为观者呈现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作品《半边天》中,年轻女子在草原上倒开水的画面,...
关键词:视觉盛宴 艺术人生 审美空间 在草原上 生活场景 油画艺术 生命本源 《半边天》 
具身认知视域下古诗词审美体验路径探索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9期74-77,共4页郑岗 
三新背景下,提升古诗词审美体验是学科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立足具身认知理论,打开身体认知,具化审美感官,发现“诗性”身体;激活身体图式,构创审美想象,形成稳固审美认知结构;交互具身环境,延展审美空间,将交互活动与空间意境、外界环...
关键词:具身认知 审美感官 审美想象 审美空间 
执笔白描,绘行天下
《厦门航空》2024年第7期82-83,共2页廖玉姮 王来文(图) 吴俞晨(图) 
6月的福州,阳光已盛。对王来文的采访定在他的办公室,不大,满墙的画册、艺术史、艺术理论及文学著作,高低起伏的书脊搭建起一个丰富的文艺世界。午后,一问一答间,他对中国白描、福建白描艺术复兴的守望悄然流尚,话语如同他笔下的线条,...
关键词:文学著作 审美空间 白描艺术 守望 艺术史 
核心素养下乡土资源渗透美术教学的有效对策
《成长》202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张文娟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教育、心理健康”一般专项课题“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渗透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997)的研究成果。
随着课程核心素养理念的推广,教师着重探寻美术教学走向人文定位、智慧提质、赋能增效的科学途径,努力为初中生建构出有主题、高品位、艺术化的审美空间。为了促进美术教学提质增效,教师深度考量核心素养理念对美术教学的要求,务实研究...
关键词:乡土资源 核心素养 美术教学 有效对策 审美空间 提质增效 渗透 科学途径 
强化人物性格 拓展审美空间——浅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意象的作用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曹敬辉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2023-2025)项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小说中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和渲染气氛的重要元素。通过对“风雪”的描绘,作者施耐庵成功地勾勒出一曲风雪烈歌,让读者领略到了“风雪”的神韵。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
关键词:风雪神韵 情节发展 人物塑造 文化意蕴 
图像叙事与审美空间: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特征探析
《当代美术家》2024年第3期16-32,共17页孙小光 张晶晶 
随着一系列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相继立项实施,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焦虑和阵痛中再次被唤醒,在承前继后、继往开来中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它以写实的手法构建了新时代艺术与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规范体系,成为中国...
关键词:新时代 主题性美术创作 图像叙事 艺术特征 
读、写、评合一:让诗歌教学走向悠然的审美空间——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14期59-61,共3页夏磊 
诗歌与其他文体不同。诗歌对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仅停留在学生能够读通、背诵的阶段。而现代诗,较古体诗而言,更让学生感到苦恼。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情,为帮助学生克服对现代诗的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尝试将读、写、评三者相融合,激发...
关键词:现代诗 读、写、评合一 审美教育 
“再媒介化”:古装网络剧审美空间的创新表达
《新媒体研究》2024年第8期101-104,共4页朱婧雯 
在古装网络剧的发展过程中,“再媒介化”创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从数字技术赋能、网络媒介话语、文化记忆重构等多个方面,以现代化、大众化的内容生产方式,实现古装网络剧审美空间的创新表达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破圈...
关键词:文化 再媒介化 古装网络剧 审美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