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内过程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俊董祖康左彩霞徐二树宋之平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电气评论》《江苏锅炉》《锅炉制造》《东方锅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八)被引量:1
《江苏锅炉》2017年第1期42-51,共10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附录Ⅱ 一种管路除湿器(分离器)的设计选型 1、用途(1)蒸汽输送中因冷却而湿度增加会影响后续工艺的质量或效率,如纺工,化工等行业,为此需要对输入的蒸汽进行除湿;(2)锅炉的锅筒出口蒸汽湿度超标,对进入过热器易于积盐的情...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设计选型 蒸汽输送 计算 蒸汽湿度 除湿器 后续工艺 热力设备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七)
《江苏锅炉》2016年第4期38-51,共14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附录Ⅰ 手算自然循环水动力计算实例 附录Ⅰ-1超高压燃油锅炉的水冷壁水循环计算 实例取具有代表性的670t/h锅炉侧水冷壁,燃烧器前墙布置,计算取对称的侧墙水冷壁,其循环系统简图见图Ⅰ-1所示,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计算实例 670T/H锅炉 设计 水冷壁 燃油锅炉 循环系统 水动力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六)
《江苏锅炉》2016年第3期44-56,共13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5-9二次分离元件的原理与设计二次分离又称为细分离,其作用为将锅筒汽空间分布不均匀的蒸汽作一次分离后从锅筒均匀地送出。从一次分离元件出来的蒸汽仍含有一定湿份,虽然锅筒汽空间具有一定重力分离的作用,但受锅筒直径的限制,汽...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设计 分离元件 计算 空间分布 重力分离 分离作用 不均匀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五)
《江苏锅炉》2016年第2期37-48,共12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5-8 一次分离元件的原理与设计 一次分离又称锅筒粗分离,进入锅筒的汽水混合物具有很大动能,直冲到锅筒壁或水面,会造成大量水滴飞溅,引起水位剧烈涨起波动。一次分离元件的任务是:消除动能,将汽水初步分离使其出口的蒸汽湿度能...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设计 分离元件 汽水混合物 计算 蒸汽湿度 负荷分布 重力分离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四)
《江苏锅炉》2016年第1期39-52,共14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5.锅筒内部装置的设计及计算 5—1锅筒的作用及汽水品质 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中的主要设备,水蒸汽是动力工程中主要的热载体。锅炉内,水被加热,蒸发和过热是这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计算 设计 蒸汽动力装置 汽水品质 内部装置 动力工程 热载体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三)
《江苏锅炉》2015年第4期32-52,共21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4自然循环回路的可靠性及校核方法 4—1水冷壁管的可靠工作条件 循环回路的水冷壁是在锅炉热负荷最高的炉膛内工作的。管壁金属的可靠工作条件是管壁温度不超过所用钢材的最高许用温度,同时还要满足强度计算的要求,即取决于管子金...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计算 自然循环回路 设计 管壁温度 水冷壁管 校核方法 可靠性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二)
《江苏锅炉》2015年第3期38-50,共13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3.自然循环的水动力特性及计算 3-1自然循环的原理概述 图2—1中示出自然循环锅炉蒸发系统的原理简图以及各部件名称。假定在锅炉启动时,锅筒的水位以下都充满了水。启动后,水冷壁上升管不断吸收炉膛的热负荷并产生蒸汽。因为汽水混...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计算 水动力特性 汽水混合物 设计 蒸发系统 锅炉启动 上升管 
自然循环锅炉锅内过程的设计及计算(一)
《江苏锅炉》2015年第2期41-53,共13页李俊 左彩霞 董祖康 
本书已于2014年由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以电子版型式编写完成,并已在有关专业人员中参阅使用。本书自本期开始分期刊登主要章节内容,以供读者交流使用,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自然循环 重位压差 截面含汽率 阻力损失 
锅炉多孔集汽板变节距设计的理论方法
《动力工程》2004年第3期327-330,共4页缪正清 任君 陈开潮 徐通模 田子平 
锅炉多孔集汽板通常采用变节距的设计,以满足沿板长蒸汽均匀汇集的要求。由于现有变节距分布的标准设计方法,其节距分布公式依据的初始节距是假定的,并且需要反复迭代。因而,计算复杂,且设计方案单一。从建立流动封闭方程组出发,在获得...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锅内过程 变节距设计 理论方法 多孔集汽板 
大容量超临界直流锅炉锅内过程全工况实时仿真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被引量:16
《动力工程》2003年第4期2500-2505,共6页徐二树 李恕康 孙志英 宋之平 
在分析苏制 5 0 0 MW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结构和特性的基础上 ,从设备的工作机理出发 ,以质量、能量、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 ,建立了适用于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的水冷壁、过热器、点火分离器等设备的全工况算法。并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技术 ,...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 数学模型 动态特性 实时仿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