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神》

作品数:85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粟斌钱韧韧张德明刘殿祥周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1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虚词与郭沫若《女神》的审美效应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09-120,共12页钱韧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虚词与新诗形式变革研究"(FJ2016C184);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14SKGC-QG04)
郭沫若《女神》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极大地促进了新诗审美效应的现代性变革。这种变革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改变了古诗的情感表达与思维方式,形成了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汉语诗歌新的主体精神的高扬。特别是语气助词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虚词 《女神》 审美效应 修辞 诗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