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文学

作品数:253被引量:15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武军旷新年张小龙方维保边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萧军的《樱花》和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的不同范本
《上海鲁迅研究》2022年第2期113-124,共12页李春林 
一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早已尘埃落定。最终的结论就是可以“共存”,不但口号产生的当时如此,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学术界重提两个口号论争,最后的结论亦是“共存”。然而“共存”并不等于无差...
关键词:国防文学 两个口号的论争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周扬 两个口号论争 尘埃落定 舒群 转折关头 
论“东北作家”之左翼建构的复杂性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92-101,共10页康馨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是以左翼文艺界在1936年“九一八”五周年推出的作品集为历史契机的,传达了以“国防文学”为口号的革命文艺转向信号。但这个群体的出现并非“国防文学”单纯建构的结果,而是因其“土地与人”的草根关怀...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左翼文学 国防文学 两个口号论争 
论“东北作家”之左翼建构的复杂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期191-206,共16页康馨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是以左翼文艺界在1936年"九一八"五周年推出的作品集为历史契机的,传达了以"国防文学"为口号的革命文艺转向信号。但这个群体的出现并非"国防文学"单纯建构的结果,而是因其"土地与人"的草根关怀和对"东北"...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左翼文学 国防文学 两个口号论争 
徐行与“两个口号”论争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7期50-58,共9页黄海丹 刘卫国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JZD037)阶段性成果。
关于1936年前后的"两个口号"论争,学界已研究较深,但对于最早发文反对"国防文学"口号的徐行,学界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当然,对于徐行的基本情况,学界并非一无所知。徐行,本名徐褐夫,出生于1903年,江西修水人。在《修水县志》中,能查到"徐...
关键词:徐行 国防文学 西北联大 褐夫 档案材料 兰州大学 修水县 
鹧鸪声里夕阳西——琐忆徐懋庸临终前后
《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2期4-11,共8页陈漱渝 
无论就资历抑或学识,我都没有资格对老作家徐懋庸的历史功过进行评价。对于1935年至1936年中国文坛发生的"两个口号论争"(即周扬率先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和鲁迅此后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我更没有能力和兴趣去判断是非...
关键词:徐懋庸 国防文学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周扬 两个口号论争 历史功过 
论夏衍话剧《赛金花》的“以史鉴今”——以《自由魂》中秋瑾形象为对照
《东岳论丛》2021年第4期113-122,共10页程亚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W100)的成果
返观《赛金花》创作背景、演出内容及话剧公演后的群体接受效果,并将赛金花与夏衍紧随之后创作的《自由魂》中秋瑾相对照,可发现二剧有不谋而合之处,一为"妓女"、一为"女杰"身份的背后,映射着剧作家同样的创作动机,这分明是抗战前夕民...
关键词:《赛金花》 秋瑾 夏衍 国防文学 
回忆我们的校长徐懋庸
《文存阅刊》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王同策 
徐懋庸(1910—1977)浙江上虞人,1933年起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文章,并由此结识鲁迅。1935年,发生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徐与鲁迅意见相左,鲁迅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
关键词:两个口号的论争 徐懋庸 国防文学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浙江上虞 意见相左 《申报·自由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国防文学放歌
《中国工人》2019年第8期74-75,共2页阿莹 
我曾经为话剧《秦岭深处》写过一篇创作谈,标题就是《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军工情结》。当我那天接到一部凝结着军工系统文学新人的作品集,沉甸甸的,墨香浓郁,心里便涌起一阵阵悸动,沉淀于脑海深处的记忆便一幕幕闪现出来,躲在厂房角落写诗...
关键词:国防文学 
相识满天下 知音世不稀——刘锡诚先生访谈录(上)
《传记文学》2018年第7期107-117,共11页王雪 
刘锡诚先生1935-1977年期间背景:1935年2月21日(阴历正月十八),刘锡诚出生于山东昌乐县朱刘镇郑王庄。父亲是农民,有一定文化,可以读书识字。在战乱和夜盲症的困扰中,刘锡诚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1953年9月,爱好文学的他由潍坊一中考...
关键词:钟敬文 民间文学理论 《文艺报》 知识分子改造 中文系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刘锡诚 江绍原 文学工作者 国防文学 何其芳 曹靖华 文艺家 
我的老书记
《上海采风》2017年第5期72-75,共4页舒巧 
老书记死了。追悼会上照例是读悼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党的政治工作者等等;家属代表发言:感谢党感谢领导等等。遗照上的老书记憨厚地微笑着。我一生有过许多顶头上司,而老书记对我的领导是时间最长也是最直接的一个。以我看来,他...
关键词:政治思想工作 地下工作者 国防文学 胡风 我不知道 一个青年 张春桥 关太 后羿 给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