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与贸易

作品数:15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蒲华林欧阳有旺郭炳南江林费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改革与战略》《新东方》《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国际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被引量:1
《大理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5-21,共7页姚书杰 蒙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Y084);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1GZYB06);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JD011)。
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后发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契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的价值链地位。从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及其相互关系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阐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贡献和不足,...
关键词: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文献综述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被引量:1
《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8期46-49,共4页张美云 宋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研究"(14BJL009)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与西方经济学存在差异。梳理两大理论体系,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科学成分,有利于深刻理解并完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并对中国主动构...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 比较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4期15-23,共9页蒲华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7CJL022)
加工贸易和零部件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方式和载体,并影响着我国的贸易平衡。对加工贸易和零部件贸易细分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顺差大大超过我国的商品贸易总顺差,其主要来源是外商独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
关键词:国际分工 产品内分工 零部件贸易 加工贸易 贸易平衡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零部件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4
《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5期3-11,共9页蒲华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7CJL022)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研究已渐成气候,其决定因素的理论概括和实证分析却颇为匮乏。本文从物理、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概括了九个基本决定因素,并利用中国的零部件进出口数据作为对产品内贸易的近似度量对这些基本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贸易 零部件贸易 引力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