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史

作品数:194被引量:34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新樊百玉朝戈金孟广林侯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50年:脉络、现状与趋向被引量:1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81-93,158,共14页李明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13&ZD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以来,两国学界先后兴起以“友好史观”“战略史观”“国际史观”研究和论述战后中日关系史的范式,不仅建构更多复杂、多重的历史面相,而且不断更新问题意识,致力于探讨概念、研究方法和论述体系。虽然不同史观下的论...
关键词:战后中日关系史 友好史观 国际政治学 冷战国际史 
国际史视角下德国与波兰奥得-尼斯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10-123,共14页王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国际史视域下的两德统一研究”(20FSSA002)。
1989年东西德统一之际,历史遗留的德国与波兰之间的奥得-尼斯边界问题被重新提上台面。德国总理科尔出于国内选举政治以及以承认边界作为换取两德统一之砝码的考虑,不愿在统一前公开承认边界并推动边界问题的解决。波兰因被排除于解决...
关键词:波兰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奥得-尼斯边界 “2+4”框架 
从“国际史”到“共有的历史”——徐国琦教授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研究述评被引量:2
《美国研究》2020年第2期141-160,8,共21页伍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国视野中的旧金山大地震后中国城重建及其影响研究(1882~1915)”(项目编号:18BSS014)的阶段性成果。
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近期出版多部著作,对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国际化和国家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徐国琦教授对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徐国琦教授通过中国对国际体育的参与,透视中...
关键词:美国历史 中美关系史 国际史 跨国史 “共有的历史” 徐国琦 
“哈佛国际史学派”与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43-50,共8页曲升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3BSS026):美国外交史学史
“哈佛国际史学派”奠基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历四代学人,前赴后继,推陈出新,不仅实现了自身国际史研究从现实主义取径到文化主义取径的转变,而且开拓了跨国史、“共享的历史”、“国家品牌”建构等新的研究领域和概念框架,深刻推动和...
关键词:哈佛国际史学派 美国外交史 国际化 
冷战与黑人民权改革:国际史视野下的布朗案判决被引量:2
《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134-157,共24页谢国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SS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际角色定位的转变、美苏冷战的展开、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国际转向,促使美国的种族问题日趋国际化。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和"世界领袖"地位,并努力把第三...
关键词:国际史视野 黑人民权 布朗案 最高法院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与中国冷战史研究被引量: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7年第2期380-389,共10页梁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15@zh009)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历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研究领域——冷战国际史研究。它强调多国多边档案的比较研究和全球视野,注重与国际学界的交流对话,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从事冷战国际史研究的中国学者不仅关注冷战...
关键词:冷战史 国际史 华东师范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