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草间作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雷曹社会白昌军王启亮刘冠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农业科学》《草业科学》《陕西林业科技》《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葡萄园种草的环境效应被引量:4
《草业科学》2013年第1期96-103,共8页巴德日胡 孙铁军 张颖娟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102005;KJCX201103001)
采用葡萄(Vitis vinifera)园行间单播草地雀麦(Bromus riparius)、单播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地雀麦和野牛草混播3种人工种草方法,以清耕裸露地和自然生草地为对照,分析人工植草对葡萄园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筛选果草间作的适...
关键词:果草间作 葡萄园 草地雀麦 野牛草 
果草间作中白三叶草的栽培与利用被引量:3
《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第3期160-162,共3页周雷 曹社会 
2006年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STXY-01-2
本文在介绍白三叶草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利用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果草间作中白三叶的精作覆膜条播栽培技术的尝试经验.
关键词:果草间作 白三叶 栽培与利用 
白三叶在果草间作中的主要作用被引量:3
《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第3期128-129,共2页周雷 曹社会 
2006年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STXY-01-2
本文主要从精作覆膜条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果品质量,控制杂草,避免果损等7个方面简述了白三叶草在果草间作中的主要作用,以加速陕西省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建设和"果、草、羊、沼"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白三叶 果草间作 作用 
坡地果草间作,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被引量:6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2期61-62,共2页鲁会玲 
指出坡地单独种植果树对水土保持不利的方面;分析了果树下种牧草对水土保持、培肥地力、形成局部小气候和的促进牧业发展的优越性;林草间作要因地制宜、科学实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 综合效益 坡地 局部小气候 培肥地力 牧业发展 因地制宜 林草间作 科学实施 果树 牧草 下种 
金顶谢花酥梨果草间作增效试验被引量:5
《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第9期59-60,共2页王启亮 潘自舒 刘冠江 
在梨园其他基本管理一致的基础上 ,实行果草间作的生产方式与清耕法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 ,土壤有机质增加 4 5 .1% ,果实单产增加 8.1% ,果实总糖增加 6 .3% ,总收益增加 5 4 .6 %。同时 。
关键词:金顶谢花酥梨  牧草 间作 品种 
牧草五种丰产栽培模式(外一条)
《专业户》2003年第7期46-46,共1页蔡义钧 
1、稻田种草。水稻收割后,高厢、深沟、排水,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第二年三月收割4—5次后打田种水稻。黑麦草在春天10—20天左右可割一次,亩产鲜草达6000—8000公斤。2、果草间作。在果园、桑园种植优质牧草,不但收获大量优质鲜草,而且覆...
关键词:牧草 丰产栽培模式 稻田种草 果草间作 小麦牧草套作 良田净种 四边地常年种植 
果草间作生态效益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中国草地》1990年第1期29-32,共4页商作璞 
在北京市西郊农场园艺二队用多变小冠花、鹰嘴紫云英、百脉根和白三叶进行的果草间作表明,生态效益明显。果草间作后由于土壤的温度、水分、营养等生态条件和果树营养得到了改善,从而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提高。供试草种与果...
关键词:果树 牧草 间作 生态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