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锋

作品数:16被引量:13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吴增茂朱先德孙建华黄翠银魏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威海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与环境学报》《高原气象》《海洋预报》《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东半岛三次冷流暴雪气流结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6
《高原气象》2016年第3期800-809,共10页孙殿光 黄本峰 薛龚波 刘学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120);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SF10805);山东省气象局重点课题(2012sdqxz05)
利用烟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12月3-4日、2008年12月4-5日和2010年1月3-4日山东半岛3次冷流暴雪过程的海岸锋气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岸锋是西北气流和北东北气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气流强度有明显差...
关键词:冷流暴雪 海岸锋 气流结构 
2008年6月广东沿海一次对流线的演变与结构特征被引量:4
《暴雨灾害》2012年第3期201-209,共9页孙建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32);中国气象局公益类行业专项(GYHY200906004)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C 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6月16—17日广东沿海对流线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观测资料分析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对流线发生在南海北部,然后向北移...
关键词:对流线 暴雨 海岸锋 数值模拟 
山东半岛冷流暴雪雷达回波特征被引量:20
《气象》2011年第6期677-686,共10页刁秀广 孙殿光 符长静 苏添记 
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10GSF10805、2007GG20008001和2009GG10008001);山东省气象局开放式基金课题(2008sdqxjj01)共同资助
利用烟台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对2005年12月3—7日和2008年12月3—6日山东半岛北部的冷流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冷涡造成强冷空气频繁,在对流层低层山东半岛存在强冷平流,海面温度和低层大气温度的较大温差造...
关键词:冷流暴雪 海岸锋 雷达回波特征 
山东半岛一次暴雪过程的海岸锋三维结构特征被引量:14
《大气科学》2011年第1期1-15,共15页孙建华 黄翠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0501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Q03-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C51B02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12月山东半岛持续性降雪过程中的11~15日暴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利用高分辨率的模拟结果分析海岸锋的发展过程和三维结构特征以及对强降雪的影响等。结果指出,海岸锋水平结构是偏北风和偏西风的气旋...
关键词:数值模拟 海岸锋 三维结构 暴雪 
2005年12月山东半岛暴雪成因及多尺度信息特征被引量:15
《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328-335,共8页姜俊玲 魏鸣 康浩 张雪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4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3330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506);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KLME0502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QD62)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5年12月山东半岛特大雪灾作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这次的冷流降雪归因于前期气温和海温偏高、冷空气势力偏强引起的海陆温差大、半岛北面临海的丘陵地形以及海...
关键词:冷流降雪 海陆温差 丘陵地形 海岸锋 雷达回波特征 
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的个例分析被引量: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S1期1-8,共8页朱营礼 吴增茂 林曲凤 周淑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8)资助
2008年12月4~5日,山东半岛出现了1次冷流暴雪过程,渤海上的辐合带对这次暴雪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渤海辐合带的发展演变机制及对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的影响,并分析了太行山脉对渤海...
关键词:山东半岛 冷流暴雪 渤海辐合带 太行山背风低压 海岸锋 
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持续性暴雪特征及维持机制被引量:32
《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第4期444-453,共10页周淑玲 丛美环 吴增茂 闫淑莲 杨成芳 朱君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8);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预报员专项(CMATG2007Y08)共同资助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5年12月3—2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4次持续性冷流暴雪的特征及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冬季强冷空气暴发南下时,波状冷流云在渤海发展造成山东半岛暴雪,暴雪具有明显的空...
关键词:山东半岛 持续性冷流暴雪 海岸锋 低层散度辐合 
2005年山东半岛连续三次冷流暴雪过程的分析被引量:33
《气象科学》2008年第4期395-401,共7页崔宜少 张丰启 李建华 王琛岩 
山东省"山东半岛冷流天气形成机理的模式研究"重点课题
对2005年12月发生在山东半岛北部威海地区的三次冷流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用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次冷流暴雪发生时低空850hPa层强冷平流与地面降水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层和地面都是偏西北风流场,半岛地区呈...
关键词:山东半岛 冷流 海温 海岸锋 
一次由海岸锋引发山东半岛暴雪过程的研究被引量:9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年第4期567-583,共17页黄翠银 沈新勇 孙建华 齐琳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05016、40620120437;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领域前沿重点项目IAP07120
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发生了持续性强降雪。对降雪期间持续最长一次降雪过程(12月11~15日)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雪前后从东北到山东对流层中层分别有冷涡和横槽存在。此次过程中对流层低层有冷空气入侵,属...
关键词:暴雪 冷涡 海岸锋 水汽来源 
2005年12月3~4日山东半岛暴雪准静止对流云带演变的分析被引量: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S2期8-16,共9页朱先德 吴增茂 周淑玲 袁海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8)资助
2005年12月3~4日山东半岛发生了一次强降雪过程,文登最大雪深达到了35 cm,产生此次暴雪的对流云带主要位于烟台和威海沿岸区域,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利用气象常规观测和雷达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模拟结果对该降水过程进行了分...
关键词:山东半岛 海岸锋 冷流暴雪 对流有效位能 对流云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