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

作品数:788被引量:2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初晓睿武君胡洪泉钱仁康万维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曲式特征——以C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
《花溪》2024年第14期0159-0160,共2页张梦涵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开路先锋,作为承前启后的人物,海顿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而奏鸣曲也是海顿重要的创作领域之一,提及海顿的奏鸣曲,尤其是他的早期奏鸣曲作品,常给人以“不够成熟”的误解,海顿早期的...
海顿《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阐释与分析
《乐器》2024年第11期56-59,共4页罗国银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代表作之一,海顿凭借其极高的音乐素养和非凡的创作能力,在这首乐曲的编写中进一步突破了双簧管演奏技巧的传统束缚,为双簧管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双簧管音乐的发展。此曲共分为三...
关键词:海顿 曲式分析 双簧管演奏 演奏阐释 
论音程向量对调性音乐结构分析——海顿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为例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4年第9期0120-0122,共3页张旭 张炫 
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度科研创新团队(人文社科类)“中国话语体系视角下的中外音乐语汇比较研究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音程向量是阿伦福特所提出的音级集合理论中的概念,用数字表现音程出现的频率从而总结规律。本文通过研究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向量结构,直观发现作品在主题展开中体现了动态性,尤其在展开部,音程向量复杂多变,加强了音乐情绪和张力。...
关键词:音程向量 海顿 音乐分析 弦乐四重奏 
十八世纪交响乐的大小调特征探析——以海顿《第104交响曲》和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为例
《音乐生活》2024年第8期59-61,共3页赵博文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交响乐是音乐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专门的音乐会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宫廷仪式、教堂仪式、宴会、招待会等场合。当时,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乐谱的手抄稿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通常由修道院、宫廷和教育机构...
关键词:交响乐 管弦乐队 印刷技术 音乐家 大小调 修道院 交响曲 乐谱 
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艺术评鉴》2024年第13期86-91,共6页高伟男 
大提琴协奏曲这个体裁海顿一生中只创作过两部,而本文研究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正是他早期的作品,该乐曲整体积极向上,曲调轻松明快,完美诠释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特征。该曲目也是众多大提琴学习者必须学习的曲目之一。本文分别...
关键词:约瑟夫·海顿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音乐分析 演奏研究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主题结构分析
《河北画报》2024年第12期116-118,共3页王常科 
主题是音乐作品思想内涵的直观体现,通过对乐曲主题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统一材料形式的不同运用方式。当这种对于某一特定主题自始至终伴随着某一特定的材料发展方式时,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便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海...
关键词:海顿 钢琴奏鸣曲 主题结构 音乐分析 
探究海顿创作早期的钢琴奏鸣曲特征--以《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为例
《音乐世界》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韩筱艺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创作于1760年,是其早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为研究对象,从音...
关键词:海顿 钢琴奏鸣曲 创作风格 
拉威尔《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音乐世界》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王常科 
1909年的法国巴黎,为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多名作曲家以海顿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拉威尔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便是其中一首短小且精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学分析,发现了存在作品之中的以海顿(haydn)姓名...
关键词:拉威尔 音乐学分析 海顿 签名动机 曲式结构 
体裁·修辞·分析模式探寻——马修·莱利《海顿与莫扎特时代的维也纳小调交响曲》评析
《黄河之声》2024年第11期174-177,共4页赵月卿 
马修·莱利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标记理论”与拉特纳的“话题理论”,并借助赫波科斯基与达西的“奏鸣原理”,威廉·卡普林的分析理论,重新挖掘所谓“小大师”的交响曲创作及相关史料,专门提出针对海顿与莫扎特时期50余部维也纳小调...
关键词:马修·莱利 小调交响曲 风格修辞 修辞分析 前古典 
说法·数字
《师道(人文)》2024年第5期57-57,共1页
过去我比较喜欢浪漫时期的作品,现在老了,趣味有了变化。1980年代曾经听过巴赫的平均律,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完全不懂它们好在哪里,现在却常听,包括海顿的室内乐。这大概就是吕正惠先生说的,现代艺术家(其实扩大也可以说“现代人”)都是...
关键词:浪漫时期 娶妻生子 现代艺术家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室内乐 平均律 巴赫 海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