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权

作品数:49被引量:10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绍彦王利荣韩玉胜力康泰于同治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法制与社会(旬刊)》《法律与生活》《犯罪与改造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黄丝带二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犯罪与改造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刑罚执行权性质研究被引量:3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6年第12期18-23,共6页张婧 
一、关于行刑权性质的理论争议 刑罚执行权,简称行刑权,是指国家刑事执行机关将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或者裁定,依法付诸实施的权力。然而,对于刑罚执行权的权力性质,现行法律并无直接规定,理论界亦颇有争议。概括起...
关键词:刑罚执行权 权力性质 刑事判决 人民法院 执行机关 现行法律 行刑权 理论界 
罪犯权利与行刑权界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11期35-37,共3页胡聪 
在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进一步给予罪犯更多的权利,甚至要求“平等”地对待罪犯。似乎不这么做,就是不“人道”的,就是不“文明”的,从法理的、哲理的方面讲了很多道理,真是莫名其妙。民警和罪犯都“平等”了,还怎么去实...
关键词:罪犯权利 行刑权 普通公民 “人道” “文明” 学术界 平等 法理 
行刑模式变革对监管影响的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1年第4期34-35,共2页杨红 
一.对减刑与假释并存有利行刑的思考 监狱通常是通过行刑权来获得客观的效益、效果和利益,根据其效益的范围,可分为狱内效益与狱外效益。狱内效益是监狱行刑过程中,在犯罪人身上实现的效益状况,是行刑效益的本体。狱外效益是监狱...
关键词:行刑权 模式变革 监管 监狱行刑 效益 犯罪人 社会 假释 
论监狱及其行刑权性质与罪犯权利救济——兼论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监狱领域的类似存在被引量:3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年第3期42-51,共10页宋新国 
本文为2007年度黄丝带二级研究项目成果.
人权入宪,对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在此时代背景下,监狱理论界对罪犯权利保障的呼声甚高,监狱行刑实务对此也日益重视,可以说,现代行刑必须保障罪犯权利并将其作为国家人权保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共...
关键词:罪犯权利 监狱行刑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权利救济 行刑权 性质 人权保障 人权入宪 
监狱工作法制化路径探究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年第1期73-75,50,共4页郑海军 庞尔官 王文远 
监狱是为刑罚而存在的,国家刑罚权的构成和实际运用在空间上分为3段,即刑事立法(制刑权)、刑事司法(用刑权)、刑事执行(行刑权);在时间上分为4段(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由5个部门完成,即所谓“三分四段五方”,其中行...
关键词:监狱工作法制化 国家刑罚权 路径 法律地位 行刑权 实际运用 刑事立法 刑事司法 
刑罚的边界——国家行刑权的行使与保护罪犯人权的关系被引量:1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7期64-67,共4页席逢遥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界限。法律定分止争的根本方法在于划定每个个体的边界,以权利和义务为手段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国家刑罚权作为法律体系中最为强大的、可以对生命和自由进行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否也有边界?如果有,它的边界又在哪里...
关键词:行刑权 罪犯人权 行使 国家刑罚权 不变 制度 边界 观念 历程 历史 
刑事一体化的行刑与行刑权被引量:1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11期23-28,共6页余诤 
刑事一体化是晚近我国刑法学者耳熟能详的一个范畴。但究其内涵,学者们的认识却并不一致。在笔者看来,刑事一体化有静态与动态之别。静态的刑事一体化是从规范角度而言的,指的是一种刑事法的观念,它将与犯罪有关的法律及相关学科并...
关键词:刑事一体化 刑法学 刑事诉讼 行刑权 刑事裁量 司法机关 
刑事执行一体化初探——刑罚实现的制度性思考被引量:14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10期14-19,32,共7页力康泰 韩玉胜  
关键词:刑事执行一体化 刑罚实现 制度性思考 刑事诉讼法 刑法 行刑权 
试论我国刑事执行一体化的立法和体制改革被引量:5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10期35-40,34,共7页何平 
关键词:刑事执行一体化 立法 中国 行刑权 刑罚权 非刑罚处罚 行刑方式 司法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