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情结

作品数:36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姝玥徐杰舜张祝平傅宝姬陈美霞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资源通讯》《江海纵横》《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科学新闻》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神奇同框 泉州也有一块朔门古港的“谢六置”
《温州人》2023年第11期28-30,共3页胡珍 戴卓蕾 李庭 
从温州到泉州,从瓯江到晋江,从山茶花到刺桐花,温州和泉州是两座“骨子里”就很像的城市。一个是敢为天下先,一个是爱拼才会赢。山水环绕的两地,一条沿着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串联起两地通江达海的“海洋情结”。
关键词:东南沿海 海洋情结 刺桐花 敢为天下先 山茶花 爱拼才会赢 泉州 通江达海 
蓝色发展的新实践
《环境与生活》2023年第7期13-17,共5页安海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结。又是一年海洋日。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今年海洋日的活动主题,也是...
关键词:海洋情结 海洋生态系统 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 
蓝色发展的新实践
《自然资源通讯》2023年第11期13-16,共4页安海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结。又是一年海洋日。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今年海洋日的活动主题,也是...
关键词:海洋情结 海洋生态系统 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 
基于海洋文化视角下的日本庭园设计语汇研究
《文学少年》2021年第8期0111-0111,共1页应梦婕 
影响日本庭园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纷繁众多,对于真正影响日本庭园形成发展的要素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儒教、道教、 佛教等对日本庭园有很大影响,也有人认为中国山水画等艺术作品推动了日本庭园的发展。本文则主要探讨了海洋文化对于日本 ...
关键词:日本庭园 海洋情结 池泉庭园 枯山水庭园 
砥砺奋进图创新 深耕海洋谱新篇——专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
《科学新闻》2020年第4期23-27,共5页冯丽妃 魏刚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经验表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曾这样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结:"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和丰...
关键词:大陆海岸线 海上丝路 海洋大国 海洋资源 海洋强国 管辖海域 海洋情结 谱新篇 
海洋情结与家国情怀:张謇的海洋思想与践行
《江海纵横》2020年第2期52-55,共4页羌建 
家国情怀是张謇投身“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归宿。甲午一战,不仅使“洋务派”强兵救亡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也迫使国人对海洋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张謇对海洋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更为可贵的是,他还积极践行...
关键词:海洋事业 实业救国 家国情怀 教育救国 张謇 精神归宿 洋务派 海洋情结 
通过《冰岛渔夫》看洛蒂的海洋情结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4期148-150,共3页杜昱欣 
西方海洋文学的发展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希腊城邦和海洋崇拜共同发展起来,许多神明依海而居,如波塞冬。海洋总是容易引人共鸣、抒发情怀,所以作家对海洋题材的偏爱不言而喻。《冰岛渔夫》通过发生在布列塔尼的亲...
关键词:海洋 意象 人物形象 海洋情结 
《论衡》的海洋论议与王充的海洋情结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83-95,共13页王子今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L001)
《论衡》作为汉代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著,内容丰赡,视野宏阔,思辨精深,论说明朗。其中,涉及海洋的内容,以越人重视海洋开发的传统为基础,亦以战国秦汉时期海洋探索及早期海洋知识积累为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价值;涉及海洋气象知...
关键词:王充 《论衡》 海洋情结 海洋意识 海洋文化 
从《海底两万里》看凡尔纳的海洋观
《雨花》2017年第10期71-74,共4页马筠 
儒勒·凡尔纳,即使在群星璀璨的法兰西也算得上是伟大的作家,他的一生都对大海爱得深沉。凡尔纳的一个侄子后来对他做出的评价是'自由、音乐和大海'1,可见他对海洋的执念之深。凡尔纳的小说可大致分为三类:上天、入地和进海,其中尤以'进...
关键词:凡尔纳 海洋情结 《海底两万里》 海洋观 
论俄罗斯文化的两极性及海洋情结被引量:1
《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4期94-105,共12页汤正翔 高显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启动项目"大国崛起的文化兼容机制研究"(QA002)
在莫斯科罗斯时期,严格意义上三位一体的斯拉夫—东正教文化形态才真正生成。两极性是俄罗斯文化形态的特质。正极是奴隶性,内生于史前斯拉夫各农耕部落自身,主要由南、北地缘文化关系和农耕社会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其顺从、忍耐和牺...
关键词:俄罗斯 文化形态 演化 两极性 海洋情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