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黎

作品数:205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福标郑朝晖丁俊丽邓云生张振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度·他度·普度——黄仕忠《进学记》中的“学术金针”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谭笑 
“进学”二字,无疑会让人想到韩愈的《进学解》。韩昌黎设问解嘲以抒发仕途沉浮的不平之气,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却也客观呈现了个人进学的轨迹,足以激励国子监诸生。就此而言,黄仕忠先生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进学记》亦堪称一部“进学解”,...
关键词:客观呈现 韩昌黎 不平之气 进学解 《进学解》 国子监 仕途沉浮 
邹韬奋先生的早年阅读:思想启迪与家国情怀
《阅读与成才》2024年第4期1-1,共1页聂震宁 
韬奋先生在他的自述《经历》一书中谈到自己早年的阅读。早在南洋公学和圣约翰大学求学时期,他就把《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全集》和唐宋八大家的各个专集(特别是《韩昌黎全集》),以及《明儒学案》等重...
关键词:《古文辞类纂》 邹韬奋先生 圣约翰大学 南洋公学 韩昌黎 唐宋八大家 处理事务 古代经典 
蕉窗听雨
《师道(人文)》2024年第5期60-60,共1页
小品拾录今世儒生,竭半生之精力,以应举觅官。幸而得之,便指为富贵安逸之媒,非特于学问切己事不知尽心,而书册亦几绝交。如韩昌黎所谓“墙角君看短檠弃”,陈后山所谓“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者多矣。是未知着了袈裟之事更多也。余同...
关键词:韩昌黎 清狂 绝交 应举 短檠 
龙说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4年第5期42-42,共1页(唐)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①)穷乎玄^(②)间,薄^(③)日月,伏^(④)光景,感^(⑤)震电,神变化,水^(⑥)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韩昌黎文集校注 《易》 
千载难逢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2024年第3期60-60,共1页郑建华 
出处《韩昌黎全集·潮洲村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释义千载难逢: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小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他的嫂子抚养。他刻苦自学,年轻时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方面打下了...
关键词:著名文学家 韩昌黎 小时候 
忠勇双全 文道合一
《前线》2024年第3期83-85,共3页章林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著作被编为《韩昌黎集》。耿介危言因文荣辱。韩愈生于...
关键词:河阳 文道合一 韩昌黎 唐代宗 修武 韩愈 
与韩愈有关的美食
《餐饮世界》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去世后谥曰“文”,又称韩文公。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文学革新方面,将内容及思想性作为文章的主体、灵魂。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也留下了与他有关的美食印记。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文学革新 韩昌黎 韩愈 韩文公 百代文宗 美食 
韩愈:六次落榜,靠推荐走上仕途
《文史博览》2023年第9期39-40,共2页赖晨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768一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青年时期,为踏入仕途,曾经参加了4次进士考试、3次博学宏词科考试,这7次考试,他落榜了6次。考进士的曲折唐德宗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为了考进士,从皖南宣城来...
关键词:著名文学家 韩昌黎 博学宏词科 韩愈 进士考试 唐德宗 仕途 
韩愈“立德与树人”教育思想探析
《唐史论丛》2022年第2期415-424,共10页房春艳 
安康学院项目2021AKSZ04和JG202024的阶段性成果
在古代传统语汇中,立德与树人并未建立明确的联系,但在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的著作中,立德与树人却具有统一的双重内涵。研读《韩昌黎全集注释》,可以看出韩愈的职业生涯,有近一半的时光都献给了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韩愈坚持以德为先,为...
关键词:立德 韩昌黎 以德为先 树人 培育人才 职业生涯 韩愈 双重内涵 
韩愈与郴州的诗情“话”意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年第9期120-127,共8页曹隽平 邓海燕 
日前拜访著名画家郑小娟,在其画室看到一张小画,上题“父亲郑仰韩三十年代于上海作寄回给兄姐们玩赏一九五七郑小娟记”我颇为惊喜,问:“您父亲叫郑仰韩,是因为他仰慕韩愈吗?”郑小娟女士颔首微笑。正是这幅画的题款,让我想起了韩愈。韩...
关键词:三十年代 河阳 文道合一 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 百代文宗 郑小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