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早粳

作品数:18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兰民郑桂萍张淑华郭晓红吕艳东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核农学报》《杂交水稻》《中国稻米》《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寒地早粳超级稻龙粳31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8
《北方水稻》2014年第4期64-65,共2页张兰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04);黑龙江省攻关项目(GA09B101-3);农业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
龙粳31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和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育成,2011年1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较强。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或直播栽培。
关键词:超级稻 龙粳31 选育 特征特性 应用 
寒地早粳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初探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张兰民 潘国君 杨立英 张淑华 关世武 黄晓群 
国家航天育种项目(2006HT100186);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65B01-1)
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栽寒地水稻品种龙粳14和龙花00—233,返回种子进行地面种植筛选,创制寒地优异种质新材料或选育新品种,并对寒地早粳航天育种技术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SP1出苗率降低,有小部分不正常苗出现,SP1-SP...
关键词:航天育种 寒地 粳稻 
寒地早粳稻新品种(系)抗稻瘟性鉴定与评价
《中国稻米》2013年第6期90-92,共3页刘凤艳 高红星 师国义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AA101805)
2012年对适宜建三江种植的28个水稻品种(系)的抗瘟性及农艺性状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材料抗瘟性差异显著,叶瘟和穗颈瘟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 鉴定 评价 
黑龙江省寒地早粳水稻育种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种子世界》2013年第11期18-20,共3页徐希德 薛菁芳 孙淑红 孙海正 赵凤民 王立楠 
自20世纪60年代黑龙江省开展寒地早粳水稻育种研究以来,在寒地早粳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提出了寒地高产株型的特征、“三高”育种理论和选育方法;创制出一批耐寒育种材料,利用常规育种手段育成了较有影响力...
关键词:水稻育种 黑龙江省 寒地 早粳 育种理论 寒冷稻作区 高产株型 选育方法 
直播插秧兼用寒地早粳新品种龙粳36选育及应用
《中国种业》2013年第10期49-50,共2页张兰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04);黑龙江省攻关项目(GA09B101-3)
黑龙江省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水稻是高产粮食作物,也是黑龙江省的优势粮食作物,尤其在200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实施后,水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种植面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08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
关键词:直播 插秧 水稻种植面积 新品种 黑龙江省 应用 选育 早粳 
氮镁耦合对寒地早粳龙粳20商品品质影响被引量:7
《核农学报》2013年第1期118-125,共8页钱永德 左豫虎 郑桂萍 李晓蕾 马艳 赵凤亮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65B);黑龙江科技厅重大项目GA10B102;黑龙江农垦总局科技攻关资助项目(HNK11A-01-01-02);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黑龙江优质米生产全程化"资金
以龙粳20为供试材料,经2009年与2010年2年试验,研究了氮镁耦合对寒地早粳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或镁肥单独施用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随氮肥增加而降低,增施氮肥使垩白率、粗蛋白含量提高,施氮量与整精米率呈二次曲线,镁肥单独施用能...
关键词:水稻   商品品质 
寒地早粳孕穗期抗冷性鉴定与筛选
《北方水稻》2012年第6期30-33,共4页刘乃生 宋成艳 王桂玲 周雪松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1-14)
通过2004~2010年对黑龙江省部分水稻品种孕穗期抗冷性鉴定,筛选出水稻孕穗期抗冷性1级材料63份,2级材料180份,其中与丰产性结合较好的材料20份,与抗病性结合较好的材料72份,与优质性结合较好的材料6份,特种稻材料23份,审定水稻品种17个,...
关键词:早粳 孕穗期 抗冷性 鉴定度 
寒地早粳稻秆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种子》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吕艳东 郑桂萍 刘梦红 冯永祥 郭晓红 汪秀志 陈温福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XIV-01-01-02)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秆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节间长度配置上,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倒3节间长度、增加倒1、倒2节间的长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对倒1、...
关键词:早粳稻 秆部性状 产量 
寒地早粳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中国稻米》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吕艳东 冯永祥 郭晓红 刘丽华 钱永德 郑桂萍 
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GB06B104-*-*);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XIV-01-01-02);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XIV-01-06-01)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穗长的基础上,追求较大的单穗重而且结实良好是超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着粒密度高是不利于产量提高的,而较高的每穗实...
关键词:早粳稻 穗部性状 产量 
寒地早粳稻叶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5-10,共6页吕艳东 郑桂萍 冯永祥 郭晓红 张子军 刁伟伟 赵凤亮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HNKXIV-01-01-02)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探讨了叶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各叶位叶片的长、宽均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小剑叶、倒2叶叶基角,适当增加倒3叶叶基角有利于光能利用,...
关键词:早粳稻 叶部性状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