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粳

作品数:109被引量:20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艳东郭晓红张淑华潘国君张兰民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闵行区国庆稻新品种沪早粳193示范栽培技术
《基层农技推广》2024年第11期19-21,共3页高飞 胡海峰 高美凤 郭志伟 林芳 
闵行区自然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3MHZ001)
为丰富闵行区国庆稻种植品种,2023年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引进国庆稻新品种沪早粳193开展试验示范。沪早粳193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扬州大学以沪香粳106为母本、松早香1号为父本选育出的特早熟粳型品种,在闵行区种植,表现出成熟期...
关键词:沪早粳193 国庆稻 闵行区 试验示范 栽培技术 
皖南地区双季早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第22期11-15,共5页李慈娟 
为筛选出适合皖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和高抗的双季早粳稻品种,以中科发早粳23等6个双季早粳稻品种为材料,陵两优268、中早35为对照,开展比较试验,分别从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关键词:双季早粳稻 生育期 品种性状 抗性 产量 
双季稻区早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第20期5-9,共5页曹哲群 王莉 汪益鸣 鲍峰 张长海 汪向东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61)。
为筛选适宜桐城双季稻区种植的早粳稻品种,于2022—2023年开展早粳稻品种比较试验,其中2022年以中早39为对照,选择莲稻2号等10个品种;2023年以早籼310为对照,选择垦稻23等12个品种,对各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水平进行对比评价。结...
关键词:早粳稻 水稻产量 口粮稻 生育期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国庆稻“香软早粳”新品系及试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4年第5期641-645,共5页刘晓妍 宗士鹏 曹伟召 赵国超 李建粤 
上海市科委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2N11900100)。
为了培育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香软优质国庆稻,本研究以“松早香1号”和“上师早早香”为亲本进行杂交(F_(1))并连续自交(至F_(4)),结合软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和田间农艺性状选择,成功培育出优质香软国庆稻“香软早粳”新品系.与“松早...
关键词:国庆稻 香米 软米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中熟中粳品种‘沪早粳193’的特征特性及其在上海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24年第4期45-46,67,共3页张美英 张萍 吴书俊 王凯 胡泽军 张丽霞 叶俊华 杨航 陆铭昌 顾啸 闫影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项目编号:2022-02-08-00-12-F0110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科技领域项目(项目编号:22N11900200)。
‘沪早粳193’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早、耐高温、抗稻瘟病、抗倒伏、有香味、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地的同一生态区内种植。为进一步促进‘...
关键词:‘沪早粳193’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综合抗性 栽培技术 
不同消毒液对寒地早粳稻花药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北方水稻》2024年第3期15-17,共3页刘宇 姜新龙 姜玉伟 陆文静 刘辉 张献国 庞欢欢 张海建 
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植株是纯合体,可以在早世代选出所期望的性状并稳定遗传,使育种年限降低。花药离体培养操作过程中,消毒处理很重要。试验选用不同消毒液对F_(1)代植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都对F_(1)代植株起到了一...
关键词:消毒液 花药离体培养 水稻 
寒地粳稻在长江下游地区作双季早粳稻产量和品质表现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2114-2124,共11页徐亚楠 陶怡 叶淑珍 徐春梅 陈松 褚光 王丹英 欧阳由男 
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水稻,CARS0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研任务(CAAS ZDRW202001)。
【目的】分析引自寒地不同积温带粳稻品种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及构成以及品质差异,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8、2021、2022年在浙江台州(121°13′E,28°78′N)和杭州(119°94′E,30°08′N...
关键词:双季早粳稻 积温带 有效穗数 品质 产量 
‘沪早粳193’在崇明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黄锋 顾忆龙 沈辉 张福建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科创项目(项目编号:2022CNKC-02-05);上海市崇明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编号:CK2022-09)。
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提出,发展优质高产水稻对满足人们的优质稻米需求及稳定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沪早粳193’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扬州大学以‘沪香粳106’为母本、‘松早香1号’为父本,选育出的特早熟粳型品种,该品种具有熟...
关键词:‘沪早粳193’ 产量表现 米质表现 栽培技术 崇明区 
寒地优质早粳稻新品种龙粳23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现代化农业》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田崇兵 孙淑红 孙海正 赵凤民 薛菁芳 张希瑞 胡月婷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3-1-C0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项目(2020YYYF02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早粳稻新品种龙粳2322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良、多抗等优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400℃区域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龙粳2322 早熟 优质 特征特性 
中科发早粳1号分子设计育种被引量:4
《遗传》2023年第9期829-834,共6页陈明江 刘贵富 肖叶青 余泓 李家洋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编号:XDA24030101,XDA240305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900168);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资助。
双季早稻生产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双季早粳稻品种培育取得了重要进展,育成了兼具高产、优质、高抗的中科发早粳1号等双季早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是利用分子设计育种体系,针对双季早稻生产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稻 双季早稻 双季早籼稻 双季早粳稻 分子设计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