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育小苗

作品数:14被引量:3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维陆刘平金烽劳天源崔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庐江县种子公司广西大学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桃江县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种子》《上海农业科技》《农民致富之友》《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旱育小苗秧与常规育秧栽培性状对比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3期23-23,28,共2页卢金光 罗慧 
以超级稻扬两优6号供试材料,对旱育小苗秧与常规育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育秧相比,旱育小苗秧产量高、效益好;早生快发、低位蘖多、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多、空间成长速度快,抽穗可以提早7 d;抽...
关键词:水稻 旱育小苗秧 常规育秧 栽培性状 对比试验 
浅谈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7期98-98,共1页崔海波 
1.苗床选择与培肥 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旱地或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稻田作苗床,最好是酸性菜园地。土壤最适PH值存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根据稻作类型所需的秧龄确定苗床与大田的比例...
关键词:旱育稀植 高产栽培技术 苗床选择 水稻 最适PH值 有机质含量 地下水位 旱育小苗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被引量:28
《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第08S期115-115,共1页杨祥田 王旭辉 罗三镯 
关键词:强化栽培技术 水稻 栽培新技术 无水层灌溉 旱育小苗 中耕除草 生产现状 技术环节 自然资源 消化吸收 
早稻旱育小苗分蘖成穗规律初步探讨
《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第2期13-14,共2页张晓冬 
通过对早稻79106各节位分蘖的经济性状、成穗规律及产量构成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对分蘖宜采取“促低、稳中、控高”的栽培原则。
关键词:79106 旱育小苗 分蘖节位 产量构成 
水稻旱育小苗撒抛栽培技术
《温州农业科技》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林朝法 吴树业 
旱育小苗撒抛是一项不用塑盘,旱育短龄小苗抛栽的新颖栽培技术,它同时具有旱育秧的秧苗素质好、塑盘、抛秧的多穗稳产和直播稻的省工省力等特点,克服了抛秧盘的成本昂贵、直播稻的难齐苗和旱育移栽的费工费力等问题,具有省力、省工、节...
关键词:水稻 旱育 小苗 撒抛 栽培 
汕优63制种母本旱育小苗抛植试验
《种子》1999年第3期76-77,共2页魏栋华 
关键词:水稻 汕稻 汕优63 制种 母本 旱育小苗 抛植 
水稻旱育小苗秧和常规育秧栽培性状的研究被引量:1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345-350,共6页胡昌 劳天源 
以杂交稻汕优桂 99、博优 64为供试材料 ,研究了旱育小苗秧与常规育秧在某些农艺性状及产量效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旱育小苗秧与常规育秧相比 ,旱育小苗秧具有早生快发、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生长势强、分蘖早、低位蘖多、有效穗...
关键词:杂交水稻 旱育小苗秧 常规育秧 栽培性状 
早稻旱育小苗移植在低水田避涝栽培中的应用被引量:1
《广西农业科学》1998年第5期221-222,共2页刘铭环 阮展杰 
1997~1998年我市实施江河沿岸低水位农田避涝粮食栽培面积1.7万多公顷。其中推广旱育技术面积占95.90%,结合推广高产早熟品种等综合措施,在低水位农田避涝粮食栽培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显著效益。本文为旱育...
关键词:早稻 旱育小苗 移植 农田避涝 栽培 应用 
单季晚粳旱育小苗的生育协调优势及高产群体质量塑造技术探讨
《上海农业科技》1997年第6期10-12,17,共4页赵兴荣 张海泉 陈力之 吕宝兴 王林兴 臧存龙 
近年来以我市主体种植的单季晚粳为研究对象,对旱育小苗在秧田期和本田期的根系、叶蘖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追踪观察与研究,并结合密肥试验,探索与其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高产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1
关键词:粳稻 旱育秧 生育协调优势 群体质量 
塑盘旱育小苗抛栽早稻的生育特性
《作物研究》1997年第2期14-16,共3页周永和 钟石仑 龚跃群 罗寿山 
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采用塑盘旱育小苗抛栽,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作用,比地膜湿润手栽秧增产15%左右,与普通旱育手栽秧增产效果相近,本田都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容易控制,有效穗数多。虽然苗床阶段秧苗生长...
关键词:早稻 栽培 生育特性 旱育秧 抛秧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