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代词

作品数:28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璐曹炜解植永周有斌李蕾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语文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上古汉语代词“之”的间接回指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23年第1期46-61,127,共17页曹亚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14ZDB09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重大项目“断代汉语语法史”支持。
文章结合普通语言学相关研究,讨论上古汉语代词“之”的间接回指现象。文章把间接回指的触发语分为事件型触发语和事物型触发语两类,具体讨论了“之”用作间接回指的各种表现及其机制。“之”的间接回指与上古汉语多方面语言性质相关:...
关键词:“之”上古汉语 间接回指 触发语 回指孤岛 
近代汉语代词分化的“上问去答”原则被引量:1
《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135-139,共5页马思周 
本文分两部分,一、论证了"怎、那、恁、能"等代词的分化,它们都是按上声、去声一分为二,上声用为疑问代词,去声用为指示代词;不分化的代词也要按上声表问、去声表答的原则改变读调,如"者"变为去声,从而形成了近代汉语的代词体系和代词...
关键词:近代汉语 疑问代词 上声 分化 去声 指示代词 原则 社会因素 读音 语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