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判例制度

作品数:28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静波杨成孟凡平肖淑玲张治宇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前沿》《法制与社会》《行政法学研究》《长沙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判例制度研究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8年第9期00195-00195,共1页靳健 
行政判例制度是与行政判例有关的先例识别规则以及判例的汇编、废止、适用等制度的总称。行政判例制度不仅仅是英美法系的专利,大陆法系国家也都建立起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判例制度。我国建国后否定了行政判例的地位。为适应我国当代体制...
关键词:行政判例 行政判例制度 构建 
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的构建——基于美国行政判例法与制定法互动之启示被引量:1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年第6期16-22,共7页承上 
我国已于2010年建立了案例指导制度,但该制度下的行政案例指导并未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遇困境有针对性的回应。首先,行政程序法典长期缺位,新《行政诉讼法》仍未正式推出,行政案例指导无法发挥司法续造功能积极应对制定法的滞后...
关键词:行政案例指导 行政判例制度 制定法 美国判例法 
构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刍议
《长沙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64-66,共3页蒋玉军 
在我国,既然有构建行政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又具备可行性,那么建立什么样的行政判例制度,如何构建我国的行政判例制度,便成为我们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在把握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和认清当今世界判例制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
关键词:行政判例 创制条件 创制过程 适用原则 适用程序 
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概况及行政判例制度的引入
《商情》2012年第14期225-225,共1页张晓星 
伴随我国行政法的不断发展,行政法学理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因为我国历史上的原因,法治传统及法律制度不太完善,所以目前我国还是以单一的成文法作为行政法的渊源。本文从行政法的渊源概况出发论述以成文法作为我国行政法渊源的原因...
关键词:行政法 发展阶段 行政判例 引入 
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概况及行政判例制度的引入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25期298-298,共1页鲁立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法渊源进行分析,将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概念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出发点,进而再在行政法的基石上对我国的行政判例制度的引入做了基本的分析。现阶段,行政判例制度在我国的行政法发展过程具有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
关键词:行政法 行政诉讼 行政判例制度 
行政判例制度:行政法结构性均衡的实现机制被引量:2
《前沿》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赵静波 连宏 
行政法制由立法、执法和司法审查三个环节构成,立法是设定行政权和公民权的过程,行政机关与公民处于平等地位;执法是依法行使职权,实现公民权的过程,行政机关处于主导地位;司法审查是通过行政纠纷的解决依法保证公民权,监督行政权的过程...
关键词:行政判例制度 结构性均衡 平衡性 引导性 
整合性与平衡性: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取向
《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87-90,共4页赵静波 张闯 
行政判例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核心范畴,是理论建构的突破口;行政判例作为一种技术方法,是处理公共领域难题的技术指导。行政判例制度的整合性与平衡性是行政法中的重要价值取向,明晰两种价值,对论证行政判例制度是具有补充与创新功能的...
关键词:行政判例制度 整合性 平衡性 
目前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概况及行政判例制度的引入被引量:1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年第8期7-8,共2页张亮 
本文将以分析行政法溯源概念作为理论出发点确定行政法渊源的界定标准,从而得出我国目前是以单一的成文法作为行政法渊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目前成文法作为行政法唯一渊源的形成原因、存在的问题(既引入不成文法渊源...
关键词:行政法渊源 成文法 不成文法 引入 
关于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的若干思考
《理论导刊》2009年第9期94-95,共2页刘海蓉 
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和行政案例指导制度不能满足行政审判的需要,我国应当建立行政判例制度。行政判例制度必须与具体案件审理相联系;应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例创制权;行政判例应当公布,并自公布时起具有效力。
关键词:行政诉讼 判例制度 案例指导制度 司法解释 
建立我国行政判例制度的构想
《消费导刊》2009年第17期161-161,共1页栗胜华 
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判例是连结立法和司法的桥梁,是法律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要结合我国实际构建行政判例制度。
关键词:行政判例 必要性 可行性 构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