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育两用系

作品数:34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牟方生毛正轩杨泽湖韦树谷曾华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农业科技》《西南农业学报》《棉花学报》《农村新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紫糯稻紫两优737再通过一省审定
《福建稻麦科技》2021年第2期70-70,共1页董瑞霞 
紫两优737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黑糯核不育两用系紫392S与紫糯恢复系福恢737配组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黑糯新品种,具有株型适中、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食口性好等特点。紫两优737富含花青素,具有很...
关键词:两系杂交 熟期转色 稳产性 核不育两用系 营养需求 恢复系 人体代谢 糯稻 
高产核不育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
《中国种业》2015年第9期85-86,共2页戢沛城 龚一耘 牟方生 毛正轩 杨泽湖 张超 钟文娟 蒲德强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5B05-2-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8005-001-010);国家"863"计划(2011AA10A102)
川杂棉3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2008年利用核不育两用系GA18作母本,抗虫高产品系R266作父本开展的宿根杂交制种,其只需要在第1年识别育性拔除母本GA18的可育株后宿根越冬,第2年开始不需要播种,避免了在花期和蕾期...
关键词:核不育两用系 杂交棉 新品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制种程序 杂交种子 育种栽培 经济作物 
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川杂棉31”
《农村百事通》2014年第3期31-31,共1页韦树谷 
“川杂棉31”是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自育的核不育两用系GA18作母本,抗病恢复系M3作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
关键词:抗病虫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棉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新品种 核不育两用系 杂交种 F1代 
棉花抗病虫核不育新品种川杂棉3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作物杂志》2013年第6期149-150,158,共2页韦树谷 叶鹏盛 张骞方 李琼英 曾华兰 刘朝辉 何炼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1BAD35B05-2);863子课题(2011AA10A102;2012AA101108-03);农业部转基因专项子课题(2013ZX08005-001);四川省育种攻关(2011NZ0098-13,2011NZ0098-17);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2011JYGC02-009)
川杂棉31是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自育的核不育两用系GA18作母本,抗病恢复系M3作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13004。
关键词:核不育两用系 抗病虫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棉花 配套技术 选育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新品种 
棉花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用系研究与利用被引量:5
《棉花科学》2012年第1期14-16,共3页邵圣才 文彬 顾相蕊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资助
2003~2010年,在对洞A核不育系的杂交转育中,发现了棉花光敏感核不育系后,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三亚冬繁自交和荆州短日照处理,均能结铃,在荆州常日照条件下无花粉,证明该系为光敏感核不育。将该不育系与陆地棉品种杂交,其F1代均可育...
关键词:陆地棉 光敏感核不育 利用 
棉花抗病丰产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4期20953-20953,20956,共2页韦树谷 叶鹏盛 张骞方 李琼英 曾华兰 刘朝辉 何炼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项目
[目的]选育棉花抗病丰产核雄性不育两用系。[方法]利用棉花优良骨干核不育系GA18,选育出了抗病丰产新不育系RA14、RA15。[结果]RA14、RA15均具有育性稳定、败育彻底、配合力高和植株生长势强等特点;组合测配表明,RA14宜与品质优的恢复...
关键词:棉花 核不育两用系 选育 
辣椒核不育两用系花器官发育动态及细胞学观察被引量:4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18-20,25,共4页郝雪峰 单树花 陈国菊 曹必好 雷建军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优质多抗专用辣椒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7-04-09);广州市攻关项目"优质;抗病;抗逆丝瓜和辣椒新品种选育研究"(2005Z2-E0071);广东省攻关项目"优质抗虫彩色甜椒新品种选育"(2006B20201028)
为了获得一种便于识别且与育性紧密相关的花器官形态指标,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辣椒不育株和可育株花器官的发育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可育株和不育株的花柱、花蕾的发育状态基本一致,而花药发育状态差异显著,花药...
关键词:辣椒 花器官 动态发育 育性 细胞学 
棉花抗病虫核不育系SA1的选育与应用
《棉花科学》2011年第6期51-52,共2页张超 牟方生 龚一耘 戢沛城 杨泽湖 
科技部强优势棉花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和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
SA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抗病虫核不育两用系,2010年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
关键词:抗病虫 核不育系 选育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应用 棉花 核不育两用系 育种栽培 
油菜新品种川农油3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2011年第5期116-116,135,共1页吴永成 牛应泽 郭世星 李壮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育种攻关课题
川农油3号(原代号"CNY0514")是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利用自育稳定的双低优质核不育两用系S6AB与游离小孢子培养选育而来的双低恢复系MC0411杂交组配(S6AB×0411)而成,为双低优质中熟两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配套栽培技术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游离小孢子培养 核不育两用系 四川农业大学 恢复系 
安徽省自育的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5期384-385,共2页汪强 赵莉 徐桂珍 陈培 吴延华 尹恩 
1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皖芝1号 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不育株为母本、豫芝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其后代选取优良可育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其系谱为02—21—64—120—125—81—0。2002...
关键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优质高产 新品种 芝麻 自育 核不育两用系 有性杂交 系统选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