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

作品数:460被引量:81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新郭新蕾王涛郭永鑫付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汤汤水脉:古代运河治理之道
《廉政瞭望》2025年第4期58-59,共2页章梦晗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这是《史记·河渠书》中对鸿沟的记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鸿沟由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惠王开凿。它从荥阳引黄河水东南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络,不...
关键词:史记·河渠书 魏晋南北朝 战国时期 魏惠王 古代运河 财赋 荥阳 大运河 
引江济淮工程菜北水利标河渠水下预制块护坡优化设计研究
《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24期102-104,共3页章琪 花永丽 
预制块砼护坡具有使用方便、施工便捷、耐久性强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各大水利工程项目,预制块砼护坡的稳定性成为了工程行业研究的热点。鉴于此,以引江济淮工程菜北水利标为例,阐述了该项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河渠水下预制块护坡...
关键词:预制块 抗滑稳定性 安全系数 优化设计 
龙首渠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年第12期5-5,共1页邹逸麟 
西汉著名引洛淤灌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汉武帝元狩(公元前122~前117)年间开凿。据《史记·河渠书》载:“其后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澂引洛水...
关键词:史记·河渠书 龙首渠 元狩 井渠 汉武帝 
基于ADCP二线能坡法的河渠水流量数据 自动监测方法
《四川水利》2024年第5期167-170,204,共5页赵建永 
为解决传统的水流量测量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操作、经济性较差、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基于ADCP二线能坡法的河渠水流量数据自动监测方法。确定ADCP的测流参数后,采用ADCP测量出河渠断面流速数据,并基于二线能坡法建立垂线流速和断面平...
关键词:ADCP 二线能坡法 河渠水流量数据 自动监测 
引江济淮菜子湖线55+950~65+300段崩解岩河渠水下护坡处理方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年第9期0165-0170,共6页王金鹤 
菜子湖线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输水、航运线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资料显示河渠下部软岩存在崩解和弱膨胀性,因此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控制软岩崩解破坏,确保边坡稳定,对于河渠边坡长期安全运行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菜子湖线55+950~65+30...
关键词:引江济淮 崩解岩 护坡 
宁夏黄河水利文化历史遗迹遗存探析
《宁夏史志》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武杰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安邦治国的大事。中华民族在治河防洪、引水灌溉、架桥造船、开渠通航等一系列水利实践活动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水利开发史,也留下了许多...
关键词:水利开发 水利文化 史记·河渠书 安邦治国 引水灌溉 历史遗迹 历史典故 独具风采 
庐山:登高别入一乾坤
《科学24小时》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张立峰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游历天下,寻访古事。他从长安南下,直抵长江之滨的江陵,又顺流而下,行至鄱阳湖口。在江湖交汇之处,司马迁见有孤峰突起、青山叠翠,舟行江湖之上,皆可仰望此“青屏”。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述:“余南登庐山,观...
关键词:谢灵运 史记·河渠书 西汉武帝 登高 长江之滨 登庐山 江湖 文化名人 
安徽古代江淮水道的历史演变蠡测
《形象史学》2024年第2期338-358,共21页陈超 
安徽省哲社科重点项目《唐宋时期皖北瓷窑遗址及相关瓷业遗存研究》(项目编号:AHSKZ2021D13)资助
江淮之间处于中国地理的中部,是丘陵向山地过渡的地带,也是水系比较发达的区域。其间有淮水、肥水、施水、濡须水、滁水、杭埠河、皖水、巢湖、芍陂等。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吴头楚尾之地。《史记·河渠书》中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史记·河渠书 吴头楚尾 江淮运河 杭埠河 历史演变 
道路和河渠工程施工对轨道交通高架桥桩基的影响分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时真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桩基周围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因此周围施工对高架桥桩基的影响分析越来越重要。以义乌市柯村至国贸大道道路改造工程和柯村渠系连通工程施工对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工程官塘停车场出入...
关键词:道路 河渠 轨道交通 桩基 数值分析 
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河渠的盾尾渗漏风险防控
《四川水泥》2024年第5期229-231,共3页娄兴 陈俐光 党振芳 刘涛墨 
长春某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河渠,衬砌拱顶距河渠底部不足5m。河渠是民生工程,要在保证河渠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地铁隧道施工能够安全下穿河渠。河渠的存在不利于对地层进行加固,而且注浆压力控制不好,就会击穿破坏渠底结构,以致盾尾发生渗...
关键词:地铁隧道 下穿河渠 盾尾渗漏 风险防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