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鳃病

作品数:103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俊增吴惠仙唐玉华章秋虎曹海鹏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无锡中水渔药有限公司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渔业研究》《当代水产》《福建农业》《农家参谋》更多>>
相关基金: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渔业致富指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被引量:2
《渔业致富指南》2019年第20期56-57,共2页唐黎标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和人们对水产需求的日益提升,青虾的养殖范围也越来越大。在进行青虾养殖的过程中,由于青虾是一种对水质变化和病害极为敏感的一种水生动物,因此一旦出现病害极易引起迅速传播和大量减产现象。如何进行病害...
关键词:黑鳃病 丝状细菌病 固着类纤毛虫病 常见病害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非生物类疾病(二)
《渔业致富指南》2016年第15期62-63,共2页彭小云 
9.黏污病常发生在育苗池,但在分级静养模式的标粗阶段也可出现,一般池底残饵过多、水质污浊可见黏污病,病虾上的污物镜检无病原生物,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症状表现为身体尾部和附肢上粘附大量有机碎屑,呈淡黄色;根据对虾身体上的粘附物...
关键词:对虾养殖 有机碎屑 附肢 残饵 病虾 投喂量 病原生物 预防为主 养殖密度 黑鳃病 
河蟹养殖池塘青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渔业致富指南》2015年第3期68-69,共2页彭小云 
近些年,河蟹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产品也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河蟹养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多数蟹农仍然会遇到河蟹规格小、品相差、产量低等方面的棘手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河蟹池的水质调控技术不过关,...
关键词:河蟹养殖 水质调控 池中 处理方法 养殖技术 黑鳃病 养殖水 转板藻 菌藻 越冬期间 
河蟹黑鳃病的防治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2012年第8期43-43,共1页杨如举 
河蟹在天然环境里抗病力较强,且天然水域水质清新,有害病菌较少,不易发生黑鳃病。但在集约化养殖程度较高的池塘中,因放养密度大,投饵量大,使得水质变坏,河蟹很容易发生黑鳃病。
关键词:黑鳃病 防治技术 河蟹 集约化养殖 天然环境 天然水域 放养密度 抗病力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成因与防治
《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第21期48-48,共1页李德智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黑鳃病 防治 水产技术推广 成因 对虾病害 传播媒体 养殖业发展 科学研究所 
舟山地区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规律及参考防治措施
《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第18期52-53,共2页徐志进 
关键词:舟山地区 南美白对虾 白斑病毒病 桃拉病毒病 白斑红体综合症 黑鳃病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 流行规律 防治措施 
对虾“黑鳃病”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渔业致富指南》2002年第20期44-45,共2页侯传宝 
近年来,在广大养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掀起了第二次对虾养殖浪潮,以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为主要养殖品种的海水养殖得到迅猛发展,但综观各地情况,产量不一,效益相差悬殊,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养殖户技术不过关,特别是疾病防治不力,造成...
关键词:对虾 黑鳃病 成因 防治 弧菌 气单胞菌 镰刀菌 固着类纤毛虫 环境因素 
淡水养殖虾类常见病害诊治一览表被引量:1
《渔业致富指南》2002年第16期41-41,共1页常泰 
关键词:淡水养殖虾类 白斑病 红体病 黑鳃病 烂鳃病 营养性疾病 病原 症状 防治 
青虾黑鳃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2001年第13期44-44,共1页吴士平 
一、侵染病原菌及病虾症状 青虾黑鳃病主要是由弧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故又称弧菌病。镜检病虾鳃丝,可见局部组织脱落或呈空泡变性状态,并充满大量运动活泼的弧状杆菌。幼体和成虾均会感染,死亡率高。患病幼体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多在底层...
关键词:青虾 黑鳃病 侵染病原因 病虾症状 发病原因 防治技术措施 
河蟹常见病的防治
《渔业致富指南》2001年第4期37-37,共1页窦艳峰 
一、腐壳病症因:由于河蟹步足尖端破损细菌入侵而引起。症状:从步足指节尖端破损腐烂成黑色斑点,不久尖端腐蜕,而后步足各节及背甲甚至胸板也出现白色斑点,渐而变黑,甲壳侵蚀成洞,并可见肌肉或皮膜,严重时导致河蟹死亡。
关键词:河蟹 腐壳病 黑鳃病 水肿病 纤毛虫病 蜕壳不遂病 聚缩虫病 病因 症状 防治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