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国

作品数:39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科赵春燕张良仁李虎王树芝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扬州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西部》《人类学学报》《暨南史学》《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丝绸之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初访黑水国
《丝绸之路》2009年第9期27-27,共1页徐永清 
在甘肃张掖城西15公里处,有一片沉寂的沙漠。沙漠中有一座颓圯的城堡,传说是张掖的故城,又说是张骞出使西域的驿站,说的最多的是北方游牧部落大月氏的国都,其地因处在黑水河畔,故称为黑水国。
关键词:黑水河 游牧部落 大月氏 张掖 沙漠 
黑水国:被黄沙掩埋的传说
《丝绸之路》2006年第5期29-32,共4页王文元 
关键词:黑水国 沙漠化 历史传说 古城遗址 地理位置 
谁解沧桑千古谜
《丝绸之路》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柯英 
关键词:张掖 “黑水国” 古城遗址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神秘的悬索关
《丝绸之路》1998年第3期18-18,共1页李并成 
神秘的悬索关李并成悬索关,为汉代在丝绸之路主干道河西走廊所设的四座关隘之一。这四座关隘即:玉门关、阳关、金关和悬索关。它们皆置于通驿大道要口,且靠近长城塞垣内侧,在中西交通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依《汉书·地理志》,玉门...
关键词:古居延绿洲 河西走廊 居延新简 额济纳旗 “黑水国” 甘肃省张掖市 塞垣 遗址 丝绸之路 烽燧 
匈奴角落得城考──与林染先生商榷被引量:1
《丝绸之路》1995年第4期16-18,共3页张中式 
匈奴角落得城考──与林染先生商榷张中式《丝绸之路》杂志(1994年第6期)发表了林染先生《黑河边的沙场与古城遗址》一文(以下简称林文),拜读之余,除了增知受益外,也深觉有若干值得探讨之处。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张掖得城...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匈奴王 “黑水国” 霍去病 古城遗址 王城 驻牧地 城考 匈奴人 
汉代张掖郡治角落得城址新探
《丝绸之路》1995年第2期43-44,共2页张民林 李晓卫 
汉代张掖郡治得城址新探张民林,李晓卫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在河西设张掖郡,郡治张掖县(今武威张义堡)。宣帝地节二年(前6刁)设武威郡,张掖郡治移往得城。曾辖十县一属国,即得、删丹、屋兰、骊、居延、昭武、氏池、...
关键词:“黑水国” 古城遗址 城堡遗址 考察分析 文化遗迹 出土文物 张掖市 新石器 西北科学考察 河西地区 
黑河边的沙场和古城遗址
《丝绸之路》1994年第6期21-23,共3页林染 
黑河边的沙场和古城遗址林染黑河畔的汉匈主战场金塔县芨芨乡芨芨村,位于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黑河──古称羌谷水、居延水、弱水,今又名额济纳河─—在村西自南向北流向漠野深处的居延泽,居延泽一带曾是匈奴的单于庭所在地。汉长...
关键词:古城遗址 五铢钱 中国西部 《双旗镇刀客》 祁连山 文史学者 “黑水国” 芨芨 匈奴 《汉书》 
黑水国的历史和传说
《丝绸之路》1993年第2期41-42,共2页古跃 
一百多年以后,一队铁骑从甘州绝尘北去,劲装披甲的明军哨马奉令探寻敌踪。他们沿着当年马可·波罗的行程来到了额济纳城下。矗立在他们面前的再不是当年寺鸣佛钟、香火鼎盛的善国神乡,也不是人烟稠密,驿响驼铃的丝路要津了。城廓依然雄...
关键词:人烟稠密 科兹洛夫 额济纳 善国 血红色 哨马 城廓 顷刻之间 西夏文 蒙古帝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