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

作品数:5882被引量:34901H指数:7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明岗黄欠如何园球谢小立叶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土壤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调查与监测防治技术进展
《土壤学报》2025年第2期322-333,共12页邓羽松 蔡崇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05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GXNSFBA075017)资助。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特有的土壤侵蚀地貌,由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形成。崩岗侵蚀破坏土地资源,影响农业生产,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崩岗侵蚀调查旨在明确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掌握崩岗的基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制定南方红壤丘陵...
关键词:崩岗侵蚀 调查方法 监测技术 治理措施 
微生物利用性不同的有机碳源阻控尿素诱导红壤酸化的作用机制
《土壤学报》2025年第1期81-91,共11页官鹏 王如海 时仁勇 李九玉 徐仁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102、U19A204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440201)资助。
为研究有机物料中不同类型碳源对肥料氮转化及其引起土壤酸化的调控作用,选择葡萄糖、苯甲酸钠、纤维素、木质素四种微生物利用程度不同的碳源,在外加碳源和尿素的C/N=40的条件下进行45 d的室内培养,分析有机碳源与尿素配合施用对红壤...
关键词:有机碳源的可利用性 微生物氮同化 硝化作用 碳氮矿化 土壤酸化 
绿肥、秸秆和石灰联用对红壤性水稻土酸度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土壤学报》2024年第6期1616-1627,共12页刘芳禧 方畅宇 庾振宇 高雅洁 张江林 鲁艳红 廖育林 曹卫东 聂军 屠乃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项目(U19A20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20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22-G-11)资助。
长期耕作和施肥加快了红壤性水稻土壤酸化,为研究绿肥、秸秆还田和石灰联用对水稻土壤酸度特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基于2016年开始的长期定位微区试验,探究不施肥(CK)、化肥(F)、化肥+紫云英+稻草还田(GRF)、化肥+紫云英+稻草还田+石灰(GR...
关键词:绿肥 石灰 秸秆 水稻 长期定位微区试验 土壤酸度特征 
基于REE示踪对红壤细沟间侵蚀团聚体周转和泥沙迁移特征的研究
《土壤学报》2024年第6期1492-1505,共14页张晨阳 杨伟 汪零 彭珏 王军光 蔡崇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17);湖北省大别山区典型小流域次降雨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研究项目(HBSLKY202304)资助。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表层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变化对土壤结构和侵蚀过程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细沟间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周转和泥沙迁移路径过程,本研究基于微型土槽,设置90 mm·h-1雨强,10°坡度的条件,进行室内模...
关键词:红壤 人工模拟降雨 REE示踪法 团聚体周转 细沟间侵蚀 
纳米Fe_(3)O_(4)/生物炭促进红壤性水稻土中六氯苯厌氧脱氯作用研究被引量:1
《土壤学报》2024年第5期1310-1322,共13页刘翠英 郁李鑫 杨超 樊建凌 宋洋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E2022302)资助。
为明确磁铁矿(Fe_(3)O_(4))与生物炭对厌氧土壤中六氯苯(HCB)还原脱氯降解的影响及其机理,首先制备并表征了纳米Fe_(3)O_(4)、生物炭及纳米Fe_(3)O_(4)/生物炭复合材料,采用红壤性水稻土的泥浆进行厌氧培养试验,分析反应体系的pH、Eh、...
关键词:吸附态亚铁 厌氧还原脱氯 异化铁还原 电子转移 
香根草和紫花苜蓿水培根系分泌物缓解黏质红壤机械阻力模拟研究
《土壤学报》2024年第5期1224-1235,共12页何阳波 董俊琦 曾蕙 刘思宇 王法明 杨明萱 郭再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100402)资助。
南方黏质红壤土壤机械阻力高,本文采用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处理土壤,分析其对两种压实情况下的土壤机械阻力(SPR)影响。通过水培法提取须根系植物香根草和主根系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分析其组成特征、并冷冻干燥获取分泌物干物质。分泌物...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 土壤机械阻力 黏质红壤 绿肥植物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砖红壤团聚体水稳性及其对前期含水率的响应
《土壤学报》2024年第4期978-988,共11页王杰 任少聪 魏玉杰 黄伊静 阳邦戈 蔡崇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67,42277329)资助。
前期含水量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其对砖红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海南地区3种典型利用方式(林地、荒地、耕地)下玄武岩发育砖红壤团聚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理化性质,干、湿筛团聚体组成及不同前期含水率(3...
关键词:砖红壤 土壤结构 前期含水率 团聚体水稳性 
砖红壤中铬的溶出和外源三价铬的氧化转化
《土壤学报》2024年第4期1021-1030,共10页施杨潇潇 姜军 李科伟 徐仁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806801和2019YFC1803403)资助。
砖红壤铬(Cr)的背景值和锰氧化物的含量均较高,当土壤中Cr溶出或者受到Cr(Ⅲ)污染,可能被氧化生成毒性较高的Cr(Ⅵ),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为考察砖红壤中Cr的环境风险,以云南、海南和广东采集的部分砖红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Cr的溶...
关键词:砖红壤 背景铬 土壤铬溶解 Cr(Ⅲ)氧化 铁锰氧化物 
基于ERT技术反演红壤剖面水分入渗过程
《土壤学报》2024年第3期714-726,共13页田园 钟雪梅 彭新华 汪亚及 高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12,41771263);井冈山农高区省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222-051261-1)资助。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
关键词: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土地利用类型 红黏土 土壤水分 优先流 
两种母质的红壤性水稻土中微生物硫循环代谢途径特征
《土壤学报》2024年第2期562-572,共11页李致同 亢宗静 王智慧 赵永鹏 余子洁 蒋先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1)资助。
水稻土氧化还原交替频繁,使不同形态的硫元素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活跃,对水稻生产影响显著。以花岗岩和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红壤性水稻土硫循环途径相关功能微生物...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 硫循环途径 微生物群落结构 宏基因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