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岗区

作品数:21被引量:16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家宙何园球王克林王兴祥黄道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土壤》《现代农业科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国农业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壤油茶幼林地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效应被引量:1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1-9,共9页谢庭生 李红 王芳 高霞 蒋光明 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41471234);湖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JT4013)
培肥减流是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新垦油茶幼林地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林下间种是解决这两大问题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它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促进幼树生长。在油茶幼林地间种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合理组装间种技术,以期达到最大化培...
关键词:油茶幼林 林地间种绿肥(牧草) 红壤丘岗区 培肥减流效应 湖南省衡南县 
等高绿篱模式下红壤丘岗区浅沟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被引量:4
《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郭忠录 彭艳平 丁树文 蔡崇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14;4090113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1)
等高绿篱技术被认为是防治浅沟侵蚀的一种有效措施,然而,绿篱拦挡下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还不是很清楚。利用定位观测数据,探讨了绿篱拦挡下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浅沟存在的坡面上,等高种植香根草显著影响了...
关键词:等高绿篱 浅沟 土壤水分 时空分布 红壤丘岗区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0期27-28,37,共3页杨瑞芳 崔国贤 肖之平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资助项目(湘农综[2006]81号)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
关键词:农艺措施 红壤丘岗区 苎麻 产量 湘北 
基于土地利用和微地形的红壤丘岗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被引量:17
《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罗勇 陈家宙 林丽蓉 王双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5B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39)
在红壤丘岗区冬春两季,以网格采样法测定了红壤丘岗区一块包含茶地、旱地和林地的缓坡的地表层和深层土壤含水率,采用经典统计结合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单一土地利用下,林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茶地和旱地,整体采...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壤含水率 时空变异性 微地形 红壤丘岗区 地统计学 林地-旱地交界区 
我国红壤丘岗区不同生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研究被引量: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第5期1201-1207,共7页吴大付 陈红卫 王小龙 李忠佩 何园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KZCX2-407)资助
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江西省余江县121个农户进行逐户调查。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原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纯粮、农牧林、农牧果、农牧加、农牧蔬、农果、农牧药材和农牧等8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
关键词:红壤丘岗区 生态农业模式 生产持续性 经济持续性 生态持续性 可持续性指数 余江县 
红壤丘岗区夏秋干旱季节红薯节水高产高效技术研究被引量:1
《作物研究》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尹颛斌 曾贤杰 汤海涛 
2002-2003年研究了夏秋干旱季节红壤丘岗区红薯节水高产高效技术措施。试验表明:夏薯土施保水剂增产幅度随保水剂用量增加而增加;抗旱剂增产效果低于保水剂,但增投产值率较高。秋薯采用保水剂溶液沾茎,成苗率、产量、增投产值率均...
关键词:红壤丘岗区 红薯 栽培 保水剂 抗旱剂 
湘北红壤丘岗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生态环境》2004年第1期135-138,共4页黄道友 王克林 陈桂秋 黄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 2-SW-415;KZCX 3-SW-42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9925102)
从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后备资源潜力、科技储备等方面剖析湘北红壤丘岗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同时阐明了阻碍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即土壤肥力普遍偏低、季节性干旱严重、农业生态系统脆弱、资源利用不合理、开发与利用资...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农业 红壤丘岗区 障碍因素 生态系统 资源利用 经济区位优势 
红壤丘岗区人工林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养分状况被引量:22
《土壤》2003年第3期222-226,共5页何园球 沈其荣 王兴祥 
中国科学院创新课题资助(KZCX2-407;ISSASIP0201和KZCX2-413)。
针对红壤丘岗区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在岗地上坡布置了一组人工林恢复实验,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的阔叶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前期下降,3年以后一直上升,总体出现赢余;原状的稀疏马尾松林和...
关键词:红壤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应用Z指数方法判断南方季节性干旱的结果分析被引量:34
《中国农业气象》2003年第4期12-15,共4页黄道友 彭廷柏 王克林 陈桂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KZCX2-SW-41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9925102);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009-01-04;9-004-03-02)等项目资助
应用"Z指数法"来判断"土壤-作物"系统法所确定的干旱事件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法的指标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桃源县1960~2001年27次中等和中等以上干旱事件中一致率为29 6%,基本一致率为44 5%,错误率为25 9%,"一致"的个例多出现...
关键词:Z指数法 南方地区 季节性干旱 红壤丘岗区 
红壤丘岗区林草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状况被引量:8
《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2期122-125,140,共5页陈家宙 何圆球 吕国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407)资助
在红壤丘岗区自然次生马尾松-草灌植被基础上,组建4种林草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而入渗量和渗漏量逐年增加,径流量呈现阔叶林和混交林<马尾松林<自然草被,渗漏量则相反。阔叶林和混交林与马尾松林和...
关键词:红壤丘岗区 林草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地面径流量 渗漏量 土壤水吸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