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

作品数:383被引量:3654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忠武文石林徐明岗黄道友彭廷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方红壤丘陵区流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被引量:3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329-335,共7页杨秋华 黄炎和 范胜龙 林金石 季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5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303);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60171)
以福建省晋江西溪流域为试验区,在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强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BP模型构建两者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模拟优化景观格局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结果表明:(1)该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茶园景观和裸地景观;景观面积类型、斑块数量...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 水土流失 BP神经网络 南方红壤丘陵区 
红壤丘陵区典型农田土壤秸秆还田后纤维素降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生态学杂志》2016年第7期1834-1841,共8页董明哲 陈香碧 冯书珍 尹春梅 苏以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7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项目"资助
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旱地和水旱轮作长期定位试验地为研究对象,以单施化肥(NPK)为对照,研究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后农田土壤中纤维素的积累效应及其周年降解特征,并从纤维素降解的关键酶活性、土壤基本性质和气候环境阐明影响...
关键词:秸秆还田 纤维素 降解 旱地 水旱轮作地 
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1
《土壤》2016年第2期361-367,共7页王冬冬 高磊 陈效民 彭新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3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1B04)资助
通过分析红壤丘陵区农田坡面14个0 - 100 cm 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结合研究区土壤侵蚀等相关资料,拟阐明坡面尺度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自然条件下土壤颗粒组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坡面...
关键词:土壤黏粒 土壤砂粒 植被类型 坡位 土壤侵蚀 
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农业流域景观格局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第3期424-431,共8页刘济 李玮 王毅 李巧云 李勇 吴金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71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4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201220)
景观格局是影响流域水文过程和水分循环要素分配的重要因素,研究景观格局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可以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省长沙县金井流域为例,利用2010—2014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和土地利用遥感图,基于Pear...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河川径流 基流 水分循环 
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成因及生态恢复措施研究被引量:7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年第4期44-48,共5页何钟文 查轩 黄少燕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2)
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治理难度较大。本文在分析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和总结了其侵蚀退化地成因以及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最后提出了今后应开展的研究重点,旨在为南方红壤丘陵区侵...
关键词:南方红壤丘陵区 侵蚀退化地 生态恢复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浅层地下水氮淋失特征研究被引量:10
《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第7期2193-2201,共9页焦军霞 杨文 王美慧 孟岑 王毅 李裕元 周脚根 尹娟 张满意 吴金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4BAD14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1396,41201220)~~
土壤养分累积引起的氮素(N)淋失是导致农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形式.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县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林地、稻田、菜地和茶园4种代表性土地利用类型浅层(130~1...
关键词:氮素淋失 氮素形态 浅层地下水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 亚热带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被引量:27
《地理研究》2015年第7期1222-1234,共13页戴尔阜 李双元 吴卓 闫浩文 赵东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452702;2012CB416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9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3B0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区域尺度上研究NPP年际间的空间变化规律,探究气候因子与植被生长的关系,是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探讨区域生态过程的科学基础。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I...
关键词:CASA模型 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因子 泰和县 
加强红壤退化分区治理,促进东南红壤丘陵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被引量:14
《土壤》2015年第2期204-209,共6页孙波 董元华 徐明岗 曾希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5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C6B00)资助
本文概述了我国东南丘陵区红壤退化现状、原因和治理意义,总结了30年来不同阶段红壤退化治理的成果,分析了红壤区域进一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论文提出针对红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重目标,...
关键词:红壤退化 流域尺度 生态修复 高效生态农业 
红壤丘陵区小型花生播种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被引量:6
《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第4期78-80,共3页药林桃 曹晓林 董力洪 陈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8B02-01;03);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2BBF60108)
根据江西红壤丘陵区花生种植的特点,设计了以4~6 kW柴油机为动力,采用窝眼轮式排种器、链条传动的小型花生播种机。通过室内和田间性能测试,该播种机的播种行距、株距、播种深度、漏播率、种子破碎率等技术指标基本上能满足花生播...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 花生 播种机 设计 试验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农机农艺配套融合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8
《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第3期108-112,共5页王萍 李瑶 夏文建 曹晓林 刘秀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红壤耕地次生障碍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1BAD41B01)
对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南方红壤丘陵区在发展农机农艺配套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南方红壤丘陵区特殊自然条件下,科学适度发展和推广农机农艺配套融合工作,可以着重从保证技术供给、促...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 农机农艺 配套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