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

作品数:383被引量:3654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忠武文石林徐明岗黄道友彭廷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阈值小流域时空分布规律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23年第2期186-192,共7页陈佳 李忠武 方怒放 刘成 宁珂 王凌霞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7YFC0505401);贵州大学博士基金(2021042)。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土壤侵蚀状况的关键指标,实施植被恢复是防治小流域土壤侵蚀的重要措施,但小流域植被覆盖度到底恢复到多少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尚不清楚。基于土壤侵蚀治理的小流域植被覆盖度阈值效应,对红壤丘陵区33 157个小流域2000...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阈值效应 土壤侵蚀 小流域 红壤丘陵区 
黄土和红壤丘陵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特征被引量:7
《水土保持研究》2022年第4期192-197,206,共7页陈晓刚 丰佳 王文龙 潘明九 顾晨临 余智芳 伍欢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山丘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8100-202019156A-0-0-00)。
为顺应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防治输电线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以黄土丘陵区和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选取区域内两条典型线路,就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对输电线路工程...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 水土流失 影响因子 黄土丘陵区 红壤丘陵区 
土层深度与树龄对粤北红壤丘陵区果园土壤崩解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21年第1期118-123,共6页刘湘玥 陈世发 吕静 叶梓涛 何锦繁 
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韶关红壤低山丘陵区果园开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及调控研究”(2018sn055);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韶关市低山丘陵区典型果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研究”(S201910576067)。
土壤崩解特性是衡量土壤侵蚀的重要指标,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依据。以粤北红壤丘陵区1年生与9年生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崩解法测定土壤崩解特性。结果表明:(1)各样点土壤累积崩解指数与崩解速率差异较大,但均随崩解时间呈现出...
关键词:土壤侵蚀 土壤容重 崩解速率 崩解指数 土层深度 
滇中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3期23-29,共7页杨昕 王克勤 宋娅丽 张雨鉴 李晓龙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BC001);云南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云南省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态学)建设项目;国家林业局生态学重点学科。
为揭示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以滇中仓房小流域3种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草地、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18年雨季自然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氮磷流失形态、质量浓度及流失量,研究了红壤丘...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 氮磷流失 径流 红壤丘陵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樟树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被引量:19
《水土保持研究》2019年第4期123-131,共9页戴军杰 章新平 吕殿青 罗紫东 贺新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021);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60001)
为了解南方红壤丘陵区樟树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0—100 cm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与温度以及相应气象要素连续l年的观测,并基于土壤水分平衡法计算蒸散量,研究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蒸散量变化和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观测期土壤水...
关键词:红壤 樟树林 土壤水分 蒸散发 降水 
南方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以江西阳坑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5
《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第5期6-13,共8页王一鸣 高鹏 穆兴民 赵建民 罗煜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计划(2016YFC05017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1289)
随着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水土保持措施开始实施,为评定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选取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江西阳坑小流域为例,以2005年为基准年,通过层次分析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 效益评价 红壤丘陵区 
基于^(137)Cs示踪的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侵蚀效应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第2期1-4,共4页王晓燕 李忠武 修成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170;41271914)
南方红壤丘陵区因土壤侵蚀严重而成为生态脆弱地带。通过137 Cs示踪技术,采用相关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南方典型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下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及其导致的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137 Cs的背...
关键词:137Cs示踪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 侵蚀效应 
基于GIS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汇流网络提取研究被引量:1
《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第6期84-87,91,共5页李忠武 黄金权 李裕元 蔡晓迪 曾光明 
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007AA10Z222);国家杰出人才基金项目(5042592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651054040)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宝洞峪小流域作为实验样区,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模块的支持下,采用不同分辨率的DEM为基本信息源,探讨了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呈定量统计关系。...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 DEM 汇流网络 汇流阈值 
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监测系统设计——以江西信丰县崇墩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2期148-151,共4页田锋 石辉 黄林 周立江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试点项目资助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南方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国家林业总局在江西省信丰县崇敦沟小流域开展了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试点。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项目为背景,设计了生态修复监测系统,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实现动态监测和信息定期更...
关键词:生物措施 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 监测 
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反馈结构研究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4期84-87,共4页涂国平 贾仁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0142016)。
在对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了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的反馈结构模型。提出了系统的主导反馈环,进而对影响系统运作的核心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反馈环 流率基本人树 红壤 生态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