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

作品数:3456被引量:168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建忠高淮生陈维昭苗怀明沈治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方论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红学是文艺学
《北方论丛》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丁广惠 
时至今日的红学研究经历了前红学、旧红学、新红学和当代红学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众多的不同流派和学科分支。《红楼梦》是小说,是长篇小说,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用文学的研究方法而用经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历史的...
关键词:红学 经学 文艺学 
冯其庸先生与《北方论丛》的“红楼梦研究”专栏——从冯其庸写给夏麟书的信函谈起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7年第2期22-28,共7页曹立波 
1981年春,冯其庸先生在《北方论丛》发表了《关于当前〈红楼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长文,围绕这篇文章的撰写、投稿和几番修订,从1980年11月到1981年4月,冯其庸先生亲笔草书给《北方论丛》责编夏麟书写去9封书信。本文真实再现了信函原...
关键词:冯其庸 红学 信函 
黑龙江省第七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
《北方论丛》1997年第5期115-116,共2页徐锦玲 
黑龙江省第七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徐锦玲黑龙江省第七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6月4日-6日在黑龙江省委党校分校举行。到会代表41人,提交论文13篇。现将本次学术会议的主要论点综述如下:一、《红楼梦》主题...
关键词:《红楼梦》 研讨会综述 黑龙江省 距离观照 《三国演义》 太虚幻境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文系 新红学 悲剧意蕴 
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化——读《红边漫笔》
《北方论丛》1997年第4期1-1+118,118,共2页余悦 
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化——读《红边漫笔》余悦最近,有幸读到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的大作《红边漫笔》(华艺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虽是隆冬时节,但在那行云流水般的字里行间,令人又一次感受到新时期红学研究的扑面春...
关键词:红学研究 《红楼梦》 红边 《巴黎圣母院》 曹雪芹 版本研究 文学作品 大观园 艺术世界 林黛玉 
著名红学家胡文彬
《北方论丛》1995年第5期114-114,共1页丛人 
著名红学家胡文彬胡文彬祖籍山东黄县,1939年10月生于辽宁省大石桥市。196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曾任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编辑、《新华文摘》编辑。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吉林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中...
关键词:胡文彬 红学家 《红楼梦》 中国武侠小说 《金瓶梅》 中国当代 学术论文 中国文学 现代社会科学 红楼梦研究 
祝红学研究长盛不衰——在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研讨会上的讲话
《北方论丛》1993年第5期60-60,共1页李剑白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经过大家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黑龙江省《红楼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水平和研究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国内也颇有影响。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今天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又聚集于松花江畔,对...
关键词:《红楼梦》研究 黑龙江省 红学研究 专家学者 研究队伍 松花江 同志 
红学在前进 红学会在前进——在黑龙江省第四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北方论丛》1989年第1期83-84,共2页李剑白 
同志们: 我省红学界的同志们今天在省委党校召开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意义重大。上次讨论会在桃山举行,我未能亲自参加,曾专门致函祝贺。今天同大家见面非常高兴。为祝贺这次盛会,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关键词:学术讨论会 《红楼梦》 黑龙江省 红学 开幕式 学会 省委党校 同志 
《红楼梦》与民族传统--兼论《红楼梦》研究方法
《北方论丛》1986年第3期12-20,共9页杜景华 邹进先 
红学被人称为当今之“显学”。这如果不合贬义的话,它至少意味着参加研究人数之多,发表文章之多,以及研究的问题本身引人注目。这种情形,恐怕不象有的人品评的那样,是由于很多人赶时髦、凑热闹。
关键词:《红楼梦》研究 民族传统 显学 红学 
紫鹃及紫黛友谊
《北方论丛》1981年第5期40-43,共4页崔子恩 
紫鹃是《红楼梦》众多丫环形象中一个令人喜爱、个性鲜明的形象。在《红楼梦》研究中,对紫鹃这一形象的研究评论似乎还很不够,本文试陈一点浅见,以求教于红学家和广大读者。
关键词:紫鹃 《红楼梦》研究 友谊 个性鲜明 形象 红学家 丫环 
戴不凡论《红》函札辑录
《北方论丛》1981年第1期36-40,47,共6页伏琛 
亡友戴不凡同志从一九七四年初开始研读《红楼梦》,自此以后,他给我的来信,内容大都是谈论“红学”的。以下所摘录的是来信中的很小一部分,时间限于一九七四年。此后他虽也仍在信中论《红》,但以更多的时间着手写论《红》的专文。
关键词:《红》 辑录 《红楼梦》 “红学” 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