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人

作品数:389被引量:14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龚宇那晓波崔兰英邢末麻秀荣更多>>
相关机构:呼伦贝尔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内蒙古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北方狩猎民族服饰及器具造型中图案的应用
《内蒙古艺术》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郭太林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系列论文之一。项目编号:2014B06
"兽皮文化"和"桦树皮艺术"是北方狩猎民族的装饰艺术体现,是北方狩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具有特殊价值的独有文化,其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具及服饰、形式各异的装饰艺术图案,是他们的生活写照,时代的缩影,记录了狩猎民族的生...
关键词:狩猎民族 生活写照 文化特征 生活用具 民族信仰 几何纹样 适合纹样 植物纹样 艺术语言 鄂温克人 
文化整体论视野下的鄂温克族伊堪舞
《内蒙古艺术》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乌日利戈 
正人类学一直倡导"从整体上去理解人类许多方面的准则"。"整体性思考是把部分置于整体之中,是力图把握人们行为方式和经验获取的更大背景和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文化。"(1)这就是说,当我们研究某一特定群体的某一种文化时,应将某个群体、...
关键词:伊堪 舞伴 文化整体论 鄂温克人 鄂温克族 
好一台原生态晚会
《内蒙古艺术》2010年第2期9-9,共1页王景志 
在第七届草原文化节期间,有一台植根于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生活土壤,将地域风情、习俗、情调融会贯通,令首府各族观众耳目一新的晚会。
关键词:晚会 文娱活动 狩猎文化 鄂温克人 敖鲁古雅 观众 民族风情 创作者 
自然的呼唤 心灵的沟通
《内蒙古艺术》2010年第2期10-11,共2页达.毕力格图 
古老、神秘,一种引力和召唤,让人心驰神往;新颖、独特,一种创新和突破,使人耳目一新。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大型原生态歌舞剧《敖鲁古雅》
关键词:鄂温克民族 人与动物 鄂温克人 舞蹈语汇 
“陌生”之美与传承之虑
《内蒙古艺术》2010年第2期13-14,共2页陈春燕 
《敖鲁古雅》凸显了与都市生活与艺术别样的原生之美,即'陌生'之美。在演出中,从舞剧场景的布置,到演员服饰的新奇;从鄂温克族独特的发声方法,
关键词:敖鲁古雅 发声方法 萨满舞 少数民族艺术 民间歌曲 舞台背景 灵魂出窍 鄂温克人 图腾舞蹈 艺术语言 
试论鄂温克民间传统歌舞的艺术特征
《内蒙古艺术》2009年第2期50-52,共3页乌兰图雅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及呼伦贝尔市的部分旗县。主要从事畜牧业和饲养业。在黑龙江省的讷河县也有部分鄂温克人居住,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区的不同,他们曾有过'索...
关键词:讷河县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人 雅库特 居住地区 音列 民族风格 索伦 野猪搏斗舞 歌舞形式 
一幅展示鄂温克风情的精美画卷——观《太阳之子—鄂温克》
《内蒙古艺术》2009年第2期17-18,共2页安英 
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演出的民族歌舞《太阳之子——鄂温克》在有限的时间舞台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空间。以山林的主人。
关键词:鄂温克民族 鄂温克人 太阳 恒星 
浅析北方少数民族萨满造型艺术特征被引量:2
《内蒙古艺术》2009年第1期77-79,共3页郭宇钢 
萨满教是北方原始宗教之一,是游牧渔猎民族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依赖于大自然的原始思维意识的主观反映,是先民们在"万物有灵论"和"神主宰一切"
关键词:萨满造型艺术 造型特征 鄂伦春族 神偶 鄂温克人 植物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