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现象

作品数:68被引量:12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栾瑞波张贤敏刘丽丽赵日新徐海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汝州方言儿化音变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2期566-572,共7页路瑶 
汝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郑曹片,儿化是汝州方言的一大特点,汝州方言中儿化音变现象十分广泛。本文通过举例总结归纳了汝州方言中儿化词语的类型和结构,分析了汝州方言儿化的作用,归纳了汝州方言儿化的主要特点。研究汝州方言的儿化音...
关键词:汝州方言 儿化现象 结构类型 
邳州话共时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语文学刊》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张竞文 乔秋颖 
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邳州话的儿化音变为研究对象,选取《徐州方言词典》中常见的儿化词,对邳州市赵墩镇的儿化读音展开调查,同时结合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与徐州话的儿化进行比较。对所有发音人的录音样本作语音特征分析和数据统计后,结果显示出以下趋势...
关键词:邳州话 徐州话 儿化 语流音变 
云南保山方言“儿化”现象分析被引量:2
《保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杨珊珊 
“儿化”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在保山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形成了一定的方言特色,基于共时的角度广泛搜集语料,从语音特征、词类分布、使用功能三个角度分析保山方言中的儿化现象。
关键词:保山方言 “儿化”现象 语音特征 词类分布 使用功能 
日本动画中的“巨婴化”现象简析
《海外文摘》2021年第17期29-30,共2页史抒瑞 
在日本动画对反派的刻画中,观众经常见到一种在末尾采取将其身体巨大化、而心智水平降低来为后续的毁灭做出铺垫的处理手法,在身体巨大化的同时,这些负面人物角色的外形特征往往伴随着肉体畸形的变异与丑化。在这类身体异化的过程中,主...
关键词:身体 婴儿化现象 日本动画 
湖北京山(坪坝)方言中的儿化现象
《长安学刊》2020年第5期35-36,42,共3页崔仁杰 
坪坝方言中的儿化现象存在一定层次的系统性,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整理出坪坝方言中所有具有系统性的儿化现象,包括类儿韵和儿韵,并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坪坝方言 儿化现象 
清代南北官话儿化现象对比——以《语言自迩集》《官话类编》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97-102,共6页李滢洁 匡鹏飞(指导) 
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9CXZZ134)阶段性成果
清代官话有南、北两个主要分区,北方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南方以南京官话为主。受到南北官话对立的影响,清代汉语教材也体现出南北官话不同的语言特点。指小的"儿"作为构词形态在南京官话中接受度较高,但由语音变化产生的儿化现象在南京...
关键词:儿化 南北官话 清代会话教材 
北京话中的儿化现象研究综述
《海外英语》2019年第19期239-240,共2页唐钟情 
儿化现象(rhotacitation)指的是字音韵母因卷舌现象而发生音变,同时也指在词根后加上“儿”尾以构成一个新的词,这个新的名词不仅在形态上与原名词有差异,并且在音系,语用等方面也呈现出差异。儿化现象在世界各族语言中都十分常见,而北...
关键词:儿化现象 儿化音 北京话 
汉语“儿化”现象的语言学分析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9年第17期244-245,共2页郑国媛 
汉语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语言,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现象,“儿化”就是其中的一种。自20世纪初始,学者们就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语音方面。然而,儿化不但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和语法性质...
关键词:“儿化”现象 儿化词 结构特点 语义特征 
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
《现代语文》2019年第4期77-81,共5页杨锦芬 陈家春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级项目“缅甸果敢汉语方言研究”(2015RC64)
汉语云南方言中的安宁八街话儿化功能、意义多样,其功能可以表示显性和隐性的轻、小义。显性的小称功能与普通话类似,但隐性的小称功能可以表达音强、地位的主次、程度、整体和局部、类别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等。儿化可以表示褒义,也可...
关键词:八街方言 儿化 意义 功能 
施甸方言中的儿化现象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8年第6期159-161,共3页赵先燕 
儿化,即在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特殊音变现象,是云南施甸方言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普遍分布于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语气词内部,介词、叹词、助词基本无儿化。目前对施甸方言儿化现象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其拼合规律的掌握不...
关键词:施甸方言 儿化 分析说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