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菌

作品数:272被引量:116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树深董玉瑛王连生刘海玲冯长君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毒理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CoMFA方法建立预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构效关系模型
《生态毒理学报》2024年第5期289-295,共7页冯惠 于洪锋 冯长君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028)。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EC_(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3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12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1及新设计的6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
关键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 发光菌 急性毒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代表性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对城镇污水人源干细胞毒性的削减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21年第5期79-86,共8页宋京洋 李泽昌 杨婧 王思予 池勾剑 崔源源 赵静 刘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40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77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DUT20LK19)。
污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往往具有浓度低但毒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暴露途径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因此有必要评估污水处理技术对健康效应的削减效果。本研究选择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关键词:排水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发光菌 综合毒性 毒性削减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发光菌和脲酶活性影响分析被引量:4
《生态毒理学报》2020年第3期116-122,共7页朱松梅 董玉瑛 沙志新 方政 邹学军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0550107);2020大连民族大学服务国家战略专项。
新型有机污染物(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EOCs)对生物代谢和生态工程效能的影响受到密切关注。调控污泥生化过程稳定是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关键。为探究EOCs胁迫下污泥脲酶和海洋发光菌的应激效应,分析了阿奇霉素、红霉素...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脲酶 发光菌 应激效应 
应用模式生物检测饮用水源颗粒物的毒性效应
《生态毒理学报》2020年第1期274-282,共9页常叶倩 顾翔 乔宇 陈鸿程 李梅 
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BE20167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3115,41571468);南京大学“十三五”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SY201911)。
悬浮颗粒物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大量小颗粒物(粒径<1μm)可吸附、聚集水中多种污染物,从而形成新的复合污染,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已有研究表明,颗粒物粒径越小,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越难以去除,因此,其表面吸附的污染物也会随之残留在水...
关键词:颗粒物 纤细裸藻 蚕豆 发光菌 饮用水 
3种新型污染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5
《生态毒理学报》2018年第4期179-184,共6页汪皓琦 董玉瑛 汪灵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7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PY2018067)
分析了3种常见的代表性新型污染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等毒性比例下的联合毒性,基于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评价混合体系联合毒性作用类型。三氯生、五氯酚、双酚A对发光菌的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
关键词:新型污染物 发光菌 毒性分析 风险评价 
3种不同功效医药品活性成分对发光菌的毒性作用被引量:5
《生态毒理学报》2018年第4期185-190,共6页方政 董玉瑛 赵晶晶 邹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7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PY2018067)
因药物活性成分的环境残留引发的风险和健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海洋发光细菌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布洛芬、阿奇霉素、三氯生3种医药品的单一和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3种医药品对发光菌的EC_(50)值分别为:36.5×10^(-5)、30.2...
关键词:布洛芬 阿奇霉素 三氯生 发光菌 毒性作用 风险评价 
有机污染物对发光菌和鱼的毒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687-694,共8页冯晓娜 杨芷 孙洁 王宁 杨柳 王晓红 赵元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7022;21777022)
研究有机污染物对不同水生生物毒性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探讨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模式。本文应用1 470种有机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和949种有机化合物对鱼的毒性数据,研究有机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的种间毒性作用模式。结果表明...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 发光菌  毒性作用模式 亲水性化合物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被引量:15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234-242,共9页魏东斌 赵慧敏 杜宇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7143;21577154;21590814)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晒剂、塑料添加剂、香味剂等。随着紫外防晒产品的大量使用,其环境及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揭示二苯甲酮类污染物的毒性特征,选择了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目标化合物,测试了它们对发光细菌的...
关键词:二苯甲酮 紫外防晒剂 发光细菌 急性毒性 定量构效相关 
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发光菌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13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453-459,共7页汪皓琦 董玉瑛 汪灵伟 高玮岐 邹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7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201502070302)
分析了4种常见的喹诺酮类抗生素(QNs)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单一毒性和等毒性比例下的联合毒性作用,基于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评价混合体系联合毒性的作用类型。加替沙星、洛美沙星、...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 发光菌 单一毒性 联合毒性 毒性分析 
磺胺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对发光菌的急性联合毒性及其机制初探被引量:6
《生态毒理学报》2016年第5期65-70,共6页周虹 王大力 葛鸿铭 林志芬 李时银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1003);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377096;21577105)
磺胺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同作为抗菌剂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皆有危害。为探究其对细菌的毒性作用,测定了4种磺胺,包括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吡啶(SPY)、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磺胺嘧啶(SD),与3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ZnO(n-ZnO)、纳米Cu...
关键词:磺胺 纳米颗粒 VIBRIO fischeri 急性联合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