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

作品数:12被引量: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联合毒性毒性机制抗生素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VIBRIO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环境化学》《安全与环境学报》《生态毒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磺胺类抗生素对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的毒物兴奋效应研究被引量:4
《生态毒理学报》2018年第2期57-65,共9页程逸飞 曾鸿鹄 于洋 王大力 孙昊宇 林志芬 莫凌云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6007);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377096;21577105;2177712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课题(14DZ2261100;17DZ1200103);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F2016-11)
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抗生素在环境中常以低剂量的形式暴露,生物体在低浓度的抗生素作用下通常会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因此,研究抗生素的hormesis,对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极其重要。为了研究抗生素...
关键词:磺胺类抗生素 大肠杆菌 费氏弧菌 群体感应 毒物兴奋效应 
Ag^+在含Cl^-培养基中的毒性初探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4期1604-1608,共5页宋春磊 方章顺 王大力 秦孟楠 林志芬 陈瑞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1377096;21577105);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PCRRY11003);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项目(0400219287);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4DZ22611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600332)
纳米银(Ag NPs)和硝酸银(AgNO_3)的毒性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焦点问题之一。毒性测试时LB培养基中的Cl^-势必会对Ag^+的毒性产生影响。为了探究Cl^-对Ag^+的溶解态及毒性的影响,计算了常温(25℃)和试验条件(37℃)下含1%NaCl的LB培养基中...
关键词:环境学 纳米银毒性 硝酸银 氯化钠 氯离子 
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模型曲线和实际浓度效应曲线之间交叉现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72-85,共14页潘永正 孙昊宇 王大力 林志芬 印春生 巫晓丹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K16007);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CRRF14001);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377096,2157710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4DZ2261100);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CI201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0332)
许多研究在使用评价模型进行混合物联合作用模式判别时发现,混合污染物的评价模型曲线和浓度效应曲线之间存在交叉的现象,表现为联合作用模式随混合物浓度发生变化。虽然交叉现象不断被报道出来,但是该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却非常欠缺。...
关键词:混合污染物 交叉现象 联合作用模式 评价模型 浓度效应曲线 Hormesis效应 
基于QSAR模型的磺胺与群体感应抑制剂对枯草芽孢杆菌联合慢性毒性规律初探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282-289,共8页张跃恒 王大力 高丹 孙昊宇 印春生 林志芬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PCRRK16007);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7096,215771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400219181)资助
群体感应抑制剂是抗生素最有可能的替代品,两者在环境中的共存会对生物造成联合毒性影响。以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ubtilis)为模式生物,3种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吡咯酮和吡咯)和磺胺类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磺胺 群体感应抑制剂 慢性联合毒性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抗生素与LED209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机制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1期134-140,共7页马清萍 王大力 谷月 孙昊宇 葛鸿铭 林志芬 印春生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1003);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CRRF14001);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377096,2157710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4DZ2261100);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CI2016-1)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会促进抗性基因的发展。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s)可有效地避免这一缺陷,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而与抗生素有环境共存的可能,但目前尚缺乏它们的联合毒性机制及其相关...
关键词:抗生素 LED209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 药物优化 
磺胺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对发光菌的急性联合毒性及其机制初探被引量:6
《生态毒理学报》2016年第5期65-70,共6页周虹 王大力 葛鸿铭 林志芬 李时银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1003);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377096;21577105)
磺胺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同作为抗菌剂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皆有危害。为探究其对细菌的毒性作用,测定了4种磺胺,包括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吡啶(SPY)、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磺胺嘧啶(SD),与3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ZnO(n-ZnO)、纳米Cu...
关键词:磺胺 纳米颗粒 VIBRIO fischeri 急性联合毒性 
四环素对费氏弧菌产生生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的时间关系和机制被引量:7
《环境化学》2015年第11期1981-1987,共7页汤淼 曾鸿鹄 王大力 王婷 林志芬 陈瑞 莫凌云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PCRRY1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77092,2137709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400219181)资助
以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V.fischeri)作为受试生物,盐酸四环素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盐酸四环素对V.fischeri在0—24 h的发光强度和细菌生长OD600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四环素对V.fischeri的Hormesis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素...
关键词:毒物兴奋(Hormesis) 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 四环素 时间效应 
有机污染物的混合毒性QSAR模型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科学通报》2015年第19期1771-1780,共10页王婷 林志芬 田大勇 王大力 孔令云 仇雁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77092,21377096,U1404217);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1003);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4DZ2261100)资助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暴露是一条普遍规律.化合物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研究(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是研究有机污染物毒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有机污染物的混合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为主线,将化合物按照毒性作...
关键词:混合毒性 毒性作用方式 毒性机制 疏水性 氢键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联合与低剂量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2
《生态毒理学报》2015年第2期69-75,共7页方淑霞 王大力 朱丽华 石恬恬 秦孟楠 林志芬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项目(No.2012AA06A304);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1003);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01177092;21377096);同济大学英才(攀登)计划(040021928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400219287)
目前抗生素已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物,它在环境中呈"混合-持久-低剂量"的暴露特征。因此,研究抗生素毒性效应,特别是它的联合毒性以及低剂量下毒性兴奋效应,对抗生素污染物生态风险的评价极其重要。以抗生素联合毒性的研究进展为...
关键词:抗生素 微生物 联合毒性 兴奋效应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研究被引量:3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第4期307-311,共5页花文凤 王大力 高雅 孔令云 石恬恬 林志芬 张饮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77092;2137709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10007211003498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0400219181);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Y11003)
纳米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其本身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测定了16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材料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从大到小...
关键词:环境学 纳米金属氧化物 羊角月牙藻 明亮发光杆菌 毒性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