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际

作品数:251被引量:34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牛文民刘智斌郝立君王渊杨晓航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神庭穴定位的探讨
《环球中医药》2025年第3期540-544,共5页杨燕宇 周洋宾 魏雅馨 李欣蕊 睢明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针灸学重点学科(zyyzdxk-2023254)。
神庭穴位于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属于督脉,是临床常用穴位,也是治疗神志疾病的主要穴位。眉冲、曲差、本神和头维的定位都是以神庭为参照,故神庭穴的定位极其重要。神庭穴在宋代以前古籍中定位皆在前发际处,但自宋代《太平圣惠方...
关键词:神庭 腧穴 定位 发际 头针 古籍记载 主治病症 针灸 
刘智斌通调三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12期1655-1658,共4页李彬锋 王卫刚 王斌 张倩 刘智斌 贺楠 高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38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22年);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2JK0351);陕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2023GP40)。
刘智斌教授认为,原发性痛经为周期性腹腰部疼痛、应激性情感障碍及慢性腰腹部肌骨筋膜系统失衡的复杂综合体,与脏腑-经络-筋膜等系统密切相关,治当以调为法、以通为用,临床运用刘氏通调三部法治疗本病,注重针推结合,以头皮发际微针法调...
关键词:痛经(中医) 刘智斌 名医经验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 触骨针法 缠揉法 
手到病除
《家庭科学》2024年第11期3-3,共1页
【前顶穴】头晕头痛找前顶此穴位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普济》中云:“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1寸以下,其头肿痛立痊。覆以盐末,生麻油指发际下。”这个穴位也是人体头部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够治疗偏头痛等疾患。当你患上头...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前顶穴 偏头痛 穴位 头晕头痛 人体头部 发际 疾患 
刘智斌教授运用头皮发际微针结合缠揉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介绍
《上海针灸杂志》2024年第10期1047-1050,共4页贺楠 王卫刚 刘智斌 李彬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8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22JK0351);陕西中医药大学国家基金培育项目(2023GP40,20Y21902900);上海市级医院临床科技创新项目(SHDC22021210)。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未育的年轻女性,患者常在经期前后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恶心欲吐、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等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研究表明,中国女性痛经...
关键词:缠揉法 微针疗法 推拿 痛经 月经不调 名医经验 
马玉侠临证特色望诊经验撷菁被引量:1
《山东中医杂志》2024年第3期303-309,共7页荀琦 李文元 宋帅 王莹 尤玉伟 张蕊玉 李春静 马玉侠(指导) 
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员培育项目(批文号:鲁卫中医药科教字〔2021〕6号);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批文号:鲁卫人才字〔2020〕3号);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编号:2020GXRC005)。
马玉侠教授临证善以望诊法判断患者病情,尤其擅长舌下络脉望诊法和前臂静脉、后项发际、项背部、内踝、腰骶部五处特殊部位望诊法。文章对上述望诊方法的适用病种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总结马教授的望诊特色,以期丰富和推广中医望诊...
关键词:望诊 舌下络脉 后项发际 项背部 内踝 腰骶部 马玉侠 
长寿保健八大诀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12期50-50,共1页李德志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头顶中央(即前发际5寸与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带有风池、哑门、翳明、玉枕、...
关键词:中医经典著作 精明之府 后发际 印堂穴 四神聪 翳风穴 风池 哑门 
祛病健身的散步按摩功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3年第7期57-57,共1页胡群林 
散步按摩,就是在步行的时候,两手在全身相关穴位进行按摩,达到步行、按摩两不误的目的。贵在坚持,重在实效。1.慢步按摩头部:以1分钟走60步的慢速,边走边按摩。先两手十指并拢,双手举过头.顶,从前额至后发际,轻拍打头部100次。
关键词:后发际 按摩 祛病健身 散步 头部 步行 
手到病除
《家庭科学》2023年第5期3-3,共1页
【前顶穴】头晕头痛找前顶此穴位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普济》中云:“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1寸以下,其头肿痛立痊。覆以盐末,生麻油指发际下。”这个穴位也是人体头部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够治疗偏头痛等疾患。当你患上头...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前顶穴 偏头痛 穴位 头晕头痛 人体头部 发际 疾患 
百会穴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3年第4期53-53,共1页
百会,经穴名,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定位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开窍醒脑,宁心安神。可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久泻久痢。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眩晕、高血压、脑卒...
关键词:神经性头痛 宁心安神 益气升阳 后发际 脑充血 久痢 三阳 百会穴 
《针灸大成》中百会穴定位探析被引量:8
《针灸临床杂志》2022年第9期82-86,共5页牛一飞 宋翎玮 张萍 英振昊 刘伟 王晓燕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9MH056。
《针灸大成》是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汇编的针灸学巨著,该书具有享誉世界的影响力,百会穴隶属督脉,是临床常用穴位,其定位方法历来是医家讨论的热点,《针灸大成》中关于百会穴定位方法的描述主要包括:“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在顶...
关键词:百会穴 针灸大成 定位 发际 发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