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

作品数:503被引量:50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景平周子衡戴建兵申艳广申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枚印上“法币”字样的法币
《收藏界》2009年第1期76-76,共1页杨晓时 
本人集藏民国时中央银行等法币有一百多枚,其中一枚中央银行500元券法币在币面上印有“法币”字样,这在法币系列中是极少见的,因而它成了法币中特具收藏价值的品种。该券横式,票幅为66×156毫米,正面主色调为黄、黑色,上横为“中...
关键词:法币 字样 中央银行 收藏价值 主色调 孙中山 面额 
珍稀的中国实业银行国币券改作交通银行法币券
《收藏界》2008年第6期80-80,共1页杨晓时 
1935年11月3日,民国政府财政部公布了施行法币政策的布告,宣布从当年11月4日起,将中央、中国、交通三个银行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注:后在1936年1月20日,民国政府财政部公布,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之钞票与法币同样行使)。除上述银行外,曾经民...
关键词:法币 国币 本位币 中国实业银行 交通银行 专业银行 
一枚正面竖背面横的广州市立银行银毫券
《收藏界》2007年第5期93-93,共1页吴耀珍 
近现代钞票印制式样一般是正背面同为横式或同为竖式,而本人集得的一枚广州市立银行“壹圆”银毫券,正面是竖式,背面为横式。
关键词:毫券 银行 金融机构 正面 法币政策 广州市 竖式 银毫 
四明银行纸币
《收藏界》2006年第10期75-75,共1页杨晓时 
四明银行,初时全称“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是民国时八大商业银行中重要银行之一。成立于1908年9月11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行名取自宁波西南的四明山。由宁波人袁鎏、李云书等富商发起创立,第一任总董为周晋镳。开业时实收资本金7...
关键词:四明银行 法币政策 
民国末期的金圆券
《收藏界》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杨晓时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执意打内战而军费激增,为弥补赤字就滥发法币。由于法币发行量大增,物价飞速上涨,至1948年8月,因为法币贬值到不足其本身的纸值,而无法行使其货币职能了。蒋介石见此情景急得团团转。
关键词:蒋介石 民国 法币 本位币 美国钞票公司 银元券 银币 
民国法币背景及其收藏
《收藏界》2004年第8期65-66,共2页杨晓时 
1914年时,民国北洋政府曾颁布《国币条例》,实行银元本位币制,并铸造了总重为七钱二分的壹圆银币为国币。但由于袁世凯复辟称帝,《国币条例》未能很好贯彻,银两制度未能废除,银元、银两并行流通的局面没有改变。这种两、元并行制,换算...
关键词:法币 币制 本位 银元 日本 白银 《国币条例》 本位币 法币政策 民国政府 
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延安发行的抗日纸币——光华商店代价券
《收藏界》2004年第4期57-58,共2页霍秉诚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发行的第一种纸币就是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它是在一种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发行流通的,也是国共合作抗日的产物。该券的发行体现了当时党的金融政策,同时也反映当时国共两党的货币关系,反映了货币发行与党的统...
关键词:延安光华商店 陕甘宁边区 法币 本位币 国共两党合作 国共合作 边区银行 
又见日军侵华铁证——伪“中央储备银行”券
《收藏界》2002年第5期49-51,共3页杨晓时 
1931年9月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1937年7月7日,日寇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把侵华战争扩大到中国关内。日寇随着其侵华战争的扩大,军需开支也不断增加,就加强了对中国经济、金融的控制和掠夺。一方面大量印制了专在中国强制行...
关键词:中储券 日军 抗币 货币斗争 汪伪政权 无条件投降 法币 本位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