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

作品数:503被引量:50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景平周子衡戴建兵申艳广申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近代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籍顾问杨格与战前中国的币制改革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2期79-99,161,共22页王丽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顾问杨格推崇的金本位改革方案,代表了币制改革筹议初期美籍顾问的基本导向,即通过深度参与中国货币金融改革维系金本位制,间接实现对美国事务与国际秩序的现实关怀。1935年初劝谏金本位最终失败后,杨...
关键词:杨格 财政顾问 币制改革 金本位 法币 
温和通胀的期待:1935年法币政策的出台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6期55-68,共14页潘晓霞 
1935年的法币政策,将几十年议而不决的币制改革付诸实施,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币制改革由理念、设想、计划最终落定为现实,因于多种因素的刺激,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经济困难尤其是美国白银政策推行后导致的白银危机,是法币改...
关键词:法币改革 白银危机 孔祥熙 通货膨胀 
1936—1937年广东币制改革的券币比率之争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6期69-87,共19页柯伟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南抗战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6ZDAl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营业税制度研究"(16CZS048)的中期成果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被视为统一全国货币的标志性事件,但实际上各地改革步调并不一致。陈济棠军事割据是国民政府在广东推行法币政策的最大障碍,财政部多次派员商洽无果而终。自1936年7月广东"还政中央"以后,国民政府...
关键词:法币改革 广东 券币比率 宋子文 蒋介石 
蒋介石与战前中国农民银行的纸币发行被引量:4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4期92-104,共13页贾钦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蒋介石经济思想研究(1927-1937年)"(16CG11)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农民银行的纸币发行问题,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蒋介石对货币发行、币制改革等重大财经问题的基本态度,揭示了他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当局的深层矛盾。四省农民银行的纸币发行量曾受到多方面限制,蒋介石通过推动成立中国...
关键词:中国农民银行 蒋介石 纸币发行 法币改革 
抗战时期大后方与沦陷区间的法币流动被引量:13
《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5期137-169,共33页齐春风 
抗战时期 ,在大后方与沦陷区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非正常的法币流动现象 ,这主要是由日本的策动引起的 ,另外也与大后方的经济处于弱势有关。在太平洋战争前 ,日本先以向中国大后方走私倾销货物等方式来获得法币 ,然后再到上海法币外汇市...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沦陷区 法币 日本 金融业 
美国和1935年中国的币制改革被引量:11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201-222,共22页吴景平 
1935年11月4日起,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推行以白银国有、采用法币、统制外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币制改革。较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流行着如下观点,即把币制改革视作英国同美国争夺中国货币控制权的产物。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并不确切。就...
关键词:币制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货币 外汇交易 主要内容 摩根索 法币 白银政策 英国 国有 
抗战前十年国民党政府借过多少外债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300-305,共6页王方中 
抗战前10年,国民党政府外债政策的重点是整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外债,但也借过一些新债。究竟借了多少,至今见到以下几种说法: 一、贾德怀认为只有1931年美麦借款9,212,826美元和1933年美棉麦借款2,000万美元。李立侠的看法与...
关键词:国民党政府 外债政策 抗战前十年 北洋军阀政府 清政府 抗战前10年 美棉 贾德 粤汉铁路 法币 
简论边币与法币的同时流通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5期164-173,共10页杨荣绅 杨帆 
两种不同货币体系的货币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经济现象。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就长期存在着边币与法币的同时流通的现象,成为当时边区财政金融工作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拟对有关边、法币同时流...
关键词:法币 流通 货币体系 财政金融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回顾 革命根据地 经济现象 国统区 
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货币的统一被引量:10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27-42,共16页魏宏运 
金融事业是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根据地能否存在和巩固,关系到抗日大业能否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大问题。本文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创建自己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作一论述。
关键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货币政策 金融制度 金融事业 重要方面 法币 边区政府 晋察冀边区 流通 钞票 
重评一九三五年的“币制改革”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199-216,共18页朱镇华 
对一九三五年的“币制改革”(俗称法币政策),解放以来国内学术界持全盘否定意见的居多,谓其根本动机是搜刮民脂民膏,意欲无限制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殖民地货币制度等等。如说:“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伪法币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币制改革 国内学术界 殖民地 全盘否定 法币 通货膨胀 货币制度 无限制 国民党政府 白银外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