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评价

作品数:200被引量:51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任帅军彭少辉刘佩韦冯玉军黄竹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试论法律评价的机制、逻辑和矛盾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7期7-8,共2页吴忠胜 
法律的运动过程是将主观形成的规范转变为社会主体的社会认识活动的过程,而法律评价则是社会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法律现象的价值与审美进行判断与评估。本文通过结合法律评价的含义就法律评价的机制、法律评价的逻辑、法律评价的矛盾...
关键词:法律评价 逻辑结构 矛盾 
贪污罪与盗窃罪的歧视化法律评价问题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18期107-108,共2页刘文斌 
贪污罪和盗窃罪作为两类高发的财产犯罪,却得到了我国现行刑法歧视化的不同法律评价。在犯罪主体上,存在草率定性和隐性身份歧视问题;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对重者无罪推定,对轻者却有罪推定;在犯罪客体上,评价标准或虚或实、倚轻倚重;在犯...
关键词:贪污罪 盗窃罪 歧视化 法律评价 
见危不救应否入罪——从见危不救与见义勇为的中间形态之缺失谈起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5期71-72,共2页赵青 
虽然在国家立法层面并无鼓励奖赏见义勇为人的相关规定,但是见义勇为作为一种善行,一直广受推崇,地方性法规对于见义勇为的保护力度也远高出国家立法。本文从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评价、见危不救单独入罪造成法律中间形态的空缺等方面进...
关键词:见危不救 法律评价 入罪标准 
对帅某篡改年龄投保行为的法律评价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10期84-84,共1页郭雪蕾 
篡改年龄"27万骗保案"难以断案,投保人的行为在法律上的定性如何,该以何法加以规制,本文在基本案情介绍、保险合同效力分析基础上,对投保人行为的法律评价给出了意见,同时指出了保险行业的缺失和漏洞。
关键词:保险合同 保险诈骗 骗保 
对渎职犯罪中“因公徇私”的法律评价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8期67-68,共2页李惠明 
现行的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未对予以"因公徇私"明确定性评价。"因公"和"徇私"是两个相对的法律逻辑范畴,体现人性基本属性。徇私具有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本文指出为了牟取本单位利益,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是典型...
关键词:因公徇私 属性认识 法律界定 法律应对 
法制宣传教育应以宪政意识为核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3期224-224,共1页毕静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承担着启迪民智、传播法律文化、培养法律意识的重任。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方法上重视具体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灌输,而轻视法律意识的培育。这样一种宣传教育方式存在颇多局限...
关键词:法制宣传教育 宪政意识 法律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