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

作品数:914被引量:162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熊德米宋北平高莉潘庆云邹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律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规范使用法律语言
《中国律师》2019年第2期60-61,共2页李景芳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制类新闻报道在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全民普法、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新闻语言和法律语言的特点在法制...
关键词:法律语言 新闻工作者 法制新闻报道 新闻语言 
法律可视化被引量:1
《中国律师》2014年第4期78-79,共2页赵宇先 
法律语言可以说是人类最艰深晦涩的语言之一了,面对各种繁复的法条,句式,冗长的案例,即使是专业的法律人士,也很难产生喻悦的阅读感受。然而,法律作为一种经世济用的学问,其对象是一般大众。因此,如何协调专业化的法律语言和通...
关键词:法律语言 可视化 阅读感受 自然语言 法律人 通俗化 专业化 法条 
如果不幸在境外做了被告
《中国律师》2006年第10期89-90,共2页林文杰 
你的企业越来越热衷于到境外融资、投资以及商品贸易,但你可能低估了一个风险——你有可能在国外成为诉讼的被告。面对陌生的国外法律与程序以及艰涩的法律语言,你会因此手足无措吗?
关键词:境外融资 被告 不幸 国外法律 商品贸易 法律语言 手足无措 诉讼 
2005年立法图景
《中国律师》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阿计 
自2003年3月成立执政新班底以来,中国进入了新的社会转型期,改革的最高目标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增长,而是着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制度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最高形态,国家立法的份量非同寻常。2005年,任期5年的十届全国人大步入“期...
关键词:国家立法 社会转型期 制度建设 经济增长 全国人大 立法理念 多重价值 法律语言 改革 执政 
法律语言:使用必须规范
《中国律师》2004年第6期38-39,共2页王文 
法律,由于适用的稳定性、广泛性和影响的深远性,法律语言理应成为现代汉语的典范。锤炼法律语言,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是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的严肃任务。笔者在研习法律的过程中,常常在法律文件或者法学著述中遇见使用文字和语言不规...
关键词:法律语言 法律工作者 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汉语表述:法律必须严谨
《中国律师》2004年第6期40-41,共2页吴江水 丁兴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游戏规则。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说明书”,如果在表述上存在问题,其后果是十分严重而且是全局性的。本文作者提出的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汉语表述 法律文本 非法律术语 法律语言 语言歧义 
当事人不是律师的“上帝”
《中国律师》2001年第1期72-73,共2页袁渝 
关键词:中国 律师 当事人 消费意识 正义感 事业心 法律语言 
法治时代的律师形象
《中国律师》1998年第8期1-1,共1页林智勇 
关键词:律师形象 正义的女神 治时 法治国家 法律语言 当事人 社会公众 逻辑分析 逻辑结构 正义女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