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地

作品数:92被引量:38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柳林孙峰华单勇李钢王发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辛辛那提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理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盗窃犯罪易发地的构成、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基于地理探测器方法被引量:8
《地理研究》2022年第11期2884-2896,共13页张延吉 庄宇丹 邓伟涛 郭华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SH006)。
本文旨在识别盗窃犯罪易发地的主要类型、影响强度及其区域异质性特征,同时厘清地理探测器在犯罪地理研究中的适用性。利用北京中心城区的多源大数据,研究发现:(1)在全域范围内,37类设施均属显著的盗窃易发地,道路边界、行政边界、用地...
关键词:犯罪模式理论 社会解组理论 地理探测器 刑事判决书 犯罪地理学 
基于犯罪模式理论的犯罪出行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长春市南关区扒窃为例被引量:9
《地理研究》2021年第3期885-899,共15页赵梓渝 刘大千 肖建红 王士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749,41771161,420011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0YJCZH241)。
犯罪出行是犯罪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在犯罪防控、侦破等警务实践中具有突出的技术贡献。受制于研究数据的限制,中国犯罪出行实证研究较为缺乏。论文研究了2010—2016年长春市南关区扒窃犯罪出行的空间模式与影响因素,并指出:①2010—2...
关键词:犯罪地理学 犯罪者行为 犯罪出行 出行模式 长春市 
城市入室盗窃犯罪的多尺度时空格局分析——基于中国H市DP半岛的案例研究被引量:41
《地理研究》2017年第12期2451-2464,共14页柳林 姜超 周素红 刘凯 徐冲 曹晶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11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2104;41171140;4160113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2014A03031201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17003)
以中国H市DP半岛为例,分析城市入室盗窃犯罪的多尺度时空格局特征与成因,以探索推进区域内犯罪者画像研究。基于标准化犯罪强度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的分析表明,DP半岛在中部和西部具有两个相对稳定的犯罪热点;但在年内月尺度上,年末犯罪高...
关键词:入室盗窃 时空格局 多尺度 犯罪热点 犯罪地理学 
城市犯罪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研究被引量:49
《地理研究》2010年第1期57-67,共11页王发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5)
综合治理城市犯罪的空间盲区,是解决城市犯罪问题的有效途径,其研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犯罪,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为犯罪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根据空间盲区的形态、性质和对犯罪的影响,将...
关键词:犯罪地理学 空间盲区 综合治理 城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