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地理学

作品数:44被引量:31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柳林孙峰华李钢王发曾单勇更多>>
相关机构:辛辛那提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科技》《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地理》《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庭院非法种植罂粟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78-88,共11页樊姝颖 袁超 田亦陈 
我国乡村地区存在一定规模的庭院非法种植行为,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当前研究多集中于识别铲除、替代种植以及大区域风险评估,缺乏对庭院非法种植罂粟分布特征与成因机制的深入分析。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
关键词:非法种植 影响因素 地理统计 空间分析 犯罪地理学 
毒品犯罪与次生犯罪共生关系:以华北沿海T市为例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年第33期14486-14496,共11页王文汐 霍宏涛 蒋晨琛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01-Y30F05-9001-20/22,GFZX0404130307)。
毒品犯罪具有易诱发暴力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对其次生犯罪的引发作用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引入经济学领域基于距离测度的产业聚集度DO指数(DO index),以华北沿海T市2018—2019年的毒品犯罪和其次生犯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类犯罪...
关键词:毒品犯罪 次生犯罪 共生关系 DO指数 犯罪地理学 
盗窃犯罪易发地的构成、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基于地理探测器方法被引量:8
《地理研究》2022年第11期2884-2896,共13页张延吉 庄宇丹 邓伟涛 郭华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SH006)。
本文旨在识别盗窃犯罪易发地的主要类型、影响强度及其区域异质性特征,同时厘清地理探测器在犯罪地理研究中的适用性。利用北京中心城区的多源大数据,研究发现:(1)在全域范围内,37类设施均属显著的盗窃易发地,道路边界、行政边界、用地...
关键词:犯罪模式理论 社会解组理论 地理探测器 刑事判决书 犯罪地理学 
新世纪以来中外儿童贩运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
《热带地理》2022年第9期1430-1442,共13页周俊俊 李钢 洪丹丹 徐锋 徐嘉辉 于悦 陈曦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44、42271239);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016)。
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和CNKI期刊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总结了2000年以来国内外儿童贩运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结果发现:1)中外儿童贩运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美国的发文量位居世界首位...
关键词:儿童贩运 拐卖儿童犯罪 商业性剥削 收养 犯罪地理学 
城市新区犯罪数量与犯罪危害程度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被引量:3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2年第2期219-228,共10页李琛 吴映梅 高彬嫔 郑可君 武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61037);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2021tdxmy0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会智库项目(SHZK2021415).
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平安和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文明城市。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犯罪集中度、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法等GIS方法,分析2015、2017、2019年的犯罪数量与犯罪危害程度空间分异规律。结...
关键词:犯罪地理学 犯罪危害 空间分异 城市新区 
国内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年第33期1-5,共5页唐乙鑫 饶亚君 
《精准扶贫视角下凉山州农村留守人群犯罪空间分异特征及对策研究》(18YJC850004)。
随着社会发展,犯罪问题逐渐复杂化,地理学的时空研究以及人地关系等理论在犯罪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日渐凸显。文章以"犯罪地理学"为主题词,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分析了有记录以来犯罪地理学研究文献的特征,而后总结分析其研究进展。我...
关键词:犯罪地理学 国内 研究进展 文献分析法 
盗窃犯罪多时空尺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FZ市为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0期30-34,共5页代爱华 黄雨菲 曾宪海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044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1YJCZH100)。
针对明确犯罪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FZ市为研究对象,分析盗窃犯罪在多时空尺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揭示盗窃犯罪的驱动机制。基于显著性检验与核密度的分析表明,在“日”“周”“月”...
关键词:盗窃犯罪 犯罪地理学 时空分布格局 犯罪热点 多尺度 
中国环境犯罪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机制被引量:6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5期101-109,共9页姜超 祝晓光 刘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59、4162500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环境犯罪已成为涉案价值较大的世界第四大犯罪类型,对地球生态、社会等均产生深远影响,但当前关于国内各类环境犯罪的宏观空间特征与机制仍不明确。该文基于中国裁判文书数据,对2014-2019年中国环境犯罪的省域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关键词:环境犯罪 空间分布 形成机制 中国 绿色犯罪地理学 
我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测绘科学》2021年第8期188-196,共9页贺日兴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内涵发展项目(人才引进)(20551170002)。
针对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对我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该文回顾了我国公安机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PGIS实践探索方面所经历的4个阶段主要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PGIS发展所面临问题、挑战及与国外的应用差距;...
关键词: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 犯罪地理学 警务时空大数据 犯罪分析与预测 
基于犯罪模式理论的犯罪出行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长春市南关区扒窃为例被引量:9
《地理研究》2021年第3期885-899,共15页赵梓渝 刘大千 肖建红 王士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749,41771161,420011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0YJCZH241)。
犯罪出行是犯罪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在犯罪防控、侦破等警务实践中具有突出的技术贡献。受制于研究数据的限制,中国犯罪出行实证研究较为缺乏。论文研究了2010—2016年长春市南关区扒窃犯罪出行的空间模式与影响因素,并指出:①2010—2...
关键词:犯罪地理学 犯罪者行为 犯罪出行 出行模式 长春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