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理论

作品数:432被引量:1385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勇赵秉志储槐植周光权侯国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犯罪构成理论的相关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8期13-14,20,共3页顾昀祯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的基石与核心,在整个刑法体系中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统的、引进于前苏联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模式近来正遭受着德日"三阶层"的犯罪构成模式的冲击,哪一种模式更适合现在的中国,两者之争至今方兴未艾;与此同时...
关键词:犯罪构成 “四要件” “三阶层” “二要件” 
从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谈敲诈——兼论私人监督与惩罚的边界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5期212-213,共2页王匡 
现实中有一种敲诈并不直接借助暴力威胁,而是凭借握有可以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某种'信息',比较典型的就是敲诈者掌握了被敲诈者违法犯罪的资料,诸如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制假售假、开设赌场、容留卖淫、贩卖毒品等等。如果掌握他人违法...
关键词:敲诈 公共惩罚 私人监督 私人惩罚 
论偶然防卫的可罚性——从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和危险判断的角度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15期247-248,共2页刘露 
本文从主张偶然防卫无罪和构成既遂的观点入手进行批判,并从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以及危险的判断分别论证偶然防卫的可罚性。
关键词:偶然防卫 可罚性 危险 
比较研究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对四要件理论的再坚持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5期245-246,共2页郭越洋 
对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促进了我们对刑法基本理论的认识,这也是刑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以及最为重要的部分。有的研究者建议系统化改建现有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创建新的关于此的整体体系;也有的研究者看好在吸纳德日三阶层体系的同时,...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四要件理论 大陆法系 三阶层理论 
浅议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8期284-285,共2页郭利辉 
犯罪构成理论,一直备受我国刑法学者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比较"维持派"和"重构派"的观点,对我国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建议。
关键词:犯罪构成 维持派 重构派 
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重构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5期282-283,共2页王晔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对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在从前苏联引进之初,就开始延续了前苏联学者们对犯罪构成要件理解的误解,将有特殊作用的构成要件理论理解为犯罪认定成立的一般要件。我国属于大陆法系,而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犯罪构成要...
关键词:犯罪构成 三阶层理论 四要件 
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改良或重构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2期240-243,共4页刘峰 张飞 
新古典主义刑法学和目的行为论中的构成要件中,规范性要素和主观要素成为构成要件的内容,而故意和过失不再是单纯的责任要素,三阶层体系本身不稳定。犯罪构成是认定成立犯罪的理论模型,根据犯罪发展过程的传统四要件排序,实质是在犯罪...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改良 重构 客体要素 
犯罪构成理论的再认识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31期11-12,共2页林培晓 左勇 
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更有可能成为德日犯罪构成体系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尽善尽美,相反,还应该有更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浅析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34期296-296,共1页王龙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越来越多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其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与需要了。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已经走到了尽头。本文主要从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入手,介绍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存在的问题和对我国...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主体 犯罪客体 
犯罪构成理论三要件和四要件比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5期292-292,共1页何超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是判断罪与非罪的关键理论。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形成了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本文将主要讨论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三要件说犯罪构成理论和前苏联以及我国目前的通说,四要件说犯罪构成理论...
关键词:犯罪构成 法治传统 法学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