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理论

作品数:431被引量:137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勇赵秉志储槐植周光权侯国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犯限制从属性再审视——体系关联性祛魅与理据妥适性质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67-180,共14页徐澍 
共犯限制从属性说与犯罪构成理论没有对应关系,限制从属性与极端从属性的真正分歧不在犯罪构成理论。无论采何种犯罪论体系,我国《刑法》第14条和第25条的规定都无法容纳限制从属性说。限制从属性说的理论根基也十分脆弱。无责任的不法...
关键词:共同犯罪 限制从属性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阶层犯罪论体系 
中国通说犯罪构成理论的本土特色及创新发展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2,F0002,共13页欧锦雄 
中国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借鉴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的理论,它在诸多方面呈现了中国本土特色。中国通说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凸显了该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在新的时代,应继承通...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本土特色 创新发展 
单位犯罪刑事归责理论初探
《青海检察》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闫蓓 
自我国1997年《刑法》采用“单位犯罪”的立法用语以来,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的探讨热点,在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单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源于单位组成人员的主观意志,取决于其实施犯罪的名义和利益是否归于单位。此种归责...
关键词:单位犯罪 刑事责任问题 犯罪构成理论 主观意志 刑事归责 理论初探 《刑法》 责任 
澄清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误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158-158,共1页龙长海 
从思想基础看,三阶层理论建立在康德哲学思想之上。康德哲学认为,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是相区分的,而且从事实中无法推导出价值来。这导致在贝林-李斯特体系中,构成要件是纯粹事实的、客观的东西。而规范性要素和主观性要素,被他们置...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理论 康德哲学 事实与价值 构成要件 李斯特 规范性要素 研究误区 
高铭暄教授“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评述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赵国强 
关于我国刑法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学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移植说”和“肯定说”两种对立的观点。高铭暄教授作为“肯定说”的主要代表,认为我国选择“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历史...
关键词: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社会危害性 入罪 出罪 
法国犯罪论学说考:脉络、评价与镜鉴被引量:2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3年第5期53-69,共17页徐澍 
对德日以外刑法学知识收集和传播的不足,导致我国对外国学说的考证不完整,不利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展开犯罪构成理论争鸣。法国犯罪论始终呈现出体系多元的局面,各种学说相互融合、彼此影响。多数学者主张的“犯罪—犯罪人”二元论...
关键词:法国犯罪论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阶层犯罪论体系 鉴定式案例分析 
否定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之再反思被引量:4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年第4期63-80,共18页姚建龙 刘兆炀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未成年人司法先议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GFX099。
对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批评与质疑由来已久,但是,自我国刑法学界引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以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才真正地迎来危机与挑战。无可否认,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确实为提升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逻辑性与精细化作出了不少贡献,但也...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三大体系” 本土化 四要件说 三阶层犯罪论 
中国犯罪论体系之争的省思被引量:3
《中国法律评论》2023年第3期152-170,共19页熊琦 徐澍 
犯罪论体系之争的要义在于体系是否具有贯通的刑罚目的理性,并在此框架下能否逻辑周延地进行推演,其核心议题不局限于阶层或平面的外显形式。将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推倒重来的观点过度评价了阶层体系的作用,忽视了阶层体系的逻辑难题和...
关键词: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阶层犯罪论体系 不法与责任 体系化 鉴定式思维 
检察长的书单
《清风苑》2023年第3期66-67,共2页
《刑法博物馆:犯罪构成理论简史》。作者:余丰泳。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推荐语】本书以科普的方式书写刑法,用博物馆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勾勒出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变迁和多种形象。在展示刑法理论的同时,也展现了相应的现实案例,融...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刑法学家 法制出版社 检察长 刑法理论 历史背景 现实案例 博物馆 
“法益恢复”刑法评价的模式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2期123-124,共2页庄绪龙 
“法益恢复”现象,即按照犯罪构成理论,行为已经处于犯罪既遂形态,行为人对先前犯罪行为制造的危险状态或者实际损害后果,经由自主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危险状态及时消除,避免实害结果发生或者将客观损害的法益通过事后行为予以恢复的一种...
关键词:犯罪行为 法益恢复 犯罪构成理论 事后行为 法益侵害 法益保护 损害后果 实害结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