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

作品数:1649被引量:1806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白红义曹娟王明文罗文兵陈贞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研究导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任性真实”视角下的新闻真实与虚假新闻探析
《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4期23-25,共3页徐诺 
Web2.0时代,随着传播主体泛化和技术革新的冲击,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和传播模式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转变,信息共享和传播形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后真相时代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使得新闻传播业态被重新建构,无论是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关键词:新闻传播 信任性真实 新闻真实 虚假新闻 社交媒体 
理性与感性:从大众心理学角度剖析虚假新闻——以2020年三则互联网虚假新闻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周彦宏 
当今时代,媒体融合进程加快,智能技术不断革新,为包括新闻采集、新闻生产、新闻发布等在内的整套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便利。同时,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实时信息共享,使得互联网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闻生产 新闻媒体 媒介平台 虚假新闻 大众心理学 
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探析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6期157-159,共3页白月明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技术的催生下高速成长、加速裂变,从而迅速崛起。新媒体改变了信息流通的路径和速度,也重构了信息传播的结构。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面,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追求点...
关键词:虚假新闻 新媒体 官方媒体 自媒体 成因及规避策略 
自媒体平台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及对策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8期100-102,共3页程茜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设备更加智能化,用户获取互联网新闻内容更加便利、直观,网络新闻占据人们的视野。由于互联网信息把关机制不完善,新闻真实性无法保障,网络虚假新闻泛滥,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逐步显现。自媒体平台不断发...
关键词:网络虚假新闻 自媒体平台 传播 
“后真相”时代的虚假新闻研究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22期86-87,共2页邓雅楠 
“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只关心信任半径之内的真实,带来了网络新闻虚假化的隐忧。本文基于《新闻记者》2010—2019年112条年度虚假新闻样本,分析其信源、首发媒体类型、选题类型、造假方法、纠正情况等要素特点,归纳“后真相”情境下虚...
关键词:“后真相” 虚假新闻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虚假新闻产生机理及治理路径初探被引量:6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18期84-85,共2页陶青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人人皆记者""人人拥有麦克风"为特征的大众传媒时代已然来临。与此同时,假新闻也以前所未有之势如影随形,严重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着社会舆论生态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治理假新闻已经成为当前营...
关键词:假新闻 产生机理 传播途径 治理路径 
融媒体环境下虚假新闻的危害及对策探析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12期59-60,共2页刘梦逸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前我们已经进入高速信息化社会。新闻消息的传播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更加频繁。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新闻消息的权威性逐渐减弱。用户在接收新闻时便更加难以分辨出信息的真假,虚假新闻的传播成为了...
关键词:虚假新闻 融媒体 治理策略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虚假新闻的成因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5期108-109,共2页王妍 丛红艳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无可避免地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前的新闻传播方式慢慢被取代。由此出现的问题是,大量的虚假新闻被部分人放出,扰乱了人们的视听。本文在调查分析虚假网络新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分析网络传播时代中出现虚假新闻的原...
关键词:网络 虚假新闻 对策 
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如何杜绝虚假新闻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5期116-117,共2页奎开 
在全媒体这一大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等都受到冲击。其中,电视媒体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的过程中,为吸引更多观众而报道虚假新闻,造成新闻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电视媒体公信力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对电视媒体虚假新闻的形式进行介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电视媒体 虚假新闻 
探究网络传播中新闻失实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1期61-62,共2页王思聪 
新媒体技术逐步发展至成熟,使得网络信息传播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公众被赋予表达权,有了作为传播者的可能。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传播权利的不平衡关系,使公众作为传播主体进入新闻生产过程。[1]传播结构发生变化,公众的地位...
关键词:网络传播 虚假新闻 传播主体 公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