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品数:34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戚文航黎明江向晋涛葛郁芝徐成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诊断与治疗》《医药界》《老年医学与保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ICH-E14的体表心电图QT/QTc间期测量、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1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年第3期217-224,共8页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医药科教分会 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远程心脏监护技术专业委员会 曹春歌 王红宇 郝小梅 卢喜烈 
本共识介绍了体表心电图QT间期和QTc(QT/QTc间期)在临床工作、药物研究两种不同场景下对设备、人员的测量要求,以及人工和计算机不同的测量方法,QTc校正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判别尺度,以及导致QT/QTc间期改变的常见药物种类与机制。
关键词:心电图 QT/QTc间期 复极化 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对QT/QTc间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3年第4期248-253,共6页米艳 罗丹 王春婷 李湘玉 莫念春 王福军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资助项目(20220301468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自2023年7月31日起,启动的药物临床研究的相关要求适用《E14: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c间期延长及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本文就QT间期和QTc、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非抗心...
关键词: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QT/QTc间期 机制 易患因素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率失常的临床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9期47-47,49,共2页黄婉菲 
评价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来院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另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心律失常 非抗心律失常药 血脂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率失常的临床研究
《医药界》2020年第7期0004-0004,0006,共2页贾青 
目的:探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ARB、ACEI、他汀类)治疗及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住院符合入选标准 的心律失常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和非...
关键词:心律失常 总有效率 安全性 临床研究 
非缺血性心肌病猝死预防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年第3期195-199,共5页于波 李健 
由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的发病机制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预防NICM猝死的各种疗法获益可能不同于ICM。文章结合最近的循证医学研究及指南更新,综述药物、导管消融及ICD对NICM猝死的预防作用。结果提示:药物预防NICM的心脏性猝死的...
关键词:非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性猝死 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射频消融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病例分析被引量: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第6期150-151,共2页谢彦姝 
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各种心律失常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它们通过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肌离子和分子功能从而在一定的外界条件...
关键词: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 作用机制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年第1期124-125,128,共3页曲云鹏 刘洋 张春鹏 王宙 王天娇 季朝红 秦智峰 张静 
1966年,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中一种命名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其ECG特点为“尖端”围绕基线反复扭转。他同时指出此种室性心动过速与显著延长的QT间期间的关系。TdP通...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危险因素 长QT间期 住院患者 TDP 心电图表现 心源性猝死 
温度对豚鼠心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的调节被引量:1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年第11期1587-1589,共3页王小艳 吴婷婷 庞斯斯 王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100123)
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 kr)是心肌细胞复极化的主要电流,抑制I kr可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引起早后除极,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编码人类心肌细胞I krα亚单位的基因为hERG(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或KCNH2)[1]。该基因突变可导致...
关键词:延迟整流钾电流 豚鼠心肌细胞 温度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激活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HERG通道 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治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莫健姣 郭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的上游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
关键词:心房颤动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研究进展 
警惕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QT间期延长作用被引量:1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年第15期74-76,共3页侯静波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发现某些抗生素、抗精神障碍药、抗组胺药、促胃肠动力药和抗疟药等可能引起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有时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甚至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198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各成员国已报...
关键词: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促胃肠动力药 世界卫生组织 精神障碍 抗组胺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