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毛管孔隙度

作品数:25被引量:14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伍海兵方海兰李爱平郝冠军庄昌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山西科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岭山地松栎林土壤理化性质耦合关系被引量:1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10期117-126,共10页吴昊 董思谨 王文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70);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2018B051)。
【目的】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耦合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空间格局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秦岭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与其养分含量及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
关键词:非毛管孔隙度 总孔隙度 土壤容重 生态化学计量 松栎混交林 秦岭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被引量:9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1期119-125,共7页蔡路路 刘子琦 李渊 余逍 景建生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山地旅游产业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2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漠化地区二元水文结构水土—养分流失机制研究”(41761104);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饱和导水率(K s)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准确了解喀斯特地区的土壤水文过程、水土保持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K s的影响,测定了0—50 cm土层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容重、总孔隙...
关键词:饱和导水率 非毛管孔隙度 土地利用方式 喀斯特地区 
校园紫色土壤入渗性能研究
《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11期203-203,205,共2页余卫芳 
研究了校园内林地、草地、种边土地三种地类紫色土的渗透能力。通过实验综合分析得出:林地表层和表下层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较高,土壤稳定渗透速率也较高,表明保水蓄水性能较好;草地次之;种边地由于犁耕作用虽然表层渗透率较高,但表...
关键词:大学校园 紫色土 土壤渗透性 非毛管孔隙度 
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结构性特征及动态变化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年第12期19-20,31,共3页史长婷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8a、21a、30a、37a、52a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结构性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0~3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容重...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 黑土 土壤容重 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 
绿地土壤孔隙度检测方法及其对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性被引量:24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98-103,共6页伍海兵 李爱平 方海兰 郝冠军 
上海辰山植物园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102402)
为研究不同测定方法对土壤孔隙度大小及孔隙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典型绿地土壤和自然土壤为例,分析农业和林业2种检测方法对土壤孔隙度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上海世博会规划区典型土样为例,分析主要物理指标对绿地土壤评价...
关键词:土壤学 绿地土壤 农业方法 林业方法 非毛管孔隙度 土壤肥力 
电光墩工区生态景观林涵养水源能力的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2014年第11S期91-92,共2页冯文博 杨绍伟 钟小山 
本文对樟木头林场电光墩工区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进行了样方调查,从枯落物吸附水特性、林地土壤孔隙特征、林冠截留等森林涵养水源因子,对比分析不同生态景观林分的林地土壤的调蓄能力,得出各种生态景观林的涵...
关键词:非毛管孔隙度 针阔混交林 涵养水源 
福寿林场杉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比较研究被引量: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80-83,129,共5页李际平 李沛霖 曹小玉 赵春燕 袁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公益林人工纯林多功能结构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2B0505)
以福寿林场作为研究区域,将杉木人工林按龄组划为幼龄林、中林龄和近熟林,采用标准地调查的方法、环刀法和烘干法对杉木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的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类型土壤容重为上层小...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水源涵养功能 毛管孔隙度 非毛管孔隙度 
皆伐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短期影响
《湖南林业科技》2012年第3期18-21,45,共5页王敏 列淦文 黄香兰 叶龙华 吴敏 
广东省林业局项目(4400-07041)
用环刀采集皆伐半年后的杉木林皆伐迹地土壤剖面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65~70和90~95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其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等。...
关键词:杉木林 皆伐 土壤容重 毛管孔隙度 非毛管孔隙度 总孔隙度 毛管持水量 
浅谈造林蓄水保墒配套技术措施被引量:1
《陕西林业》2011年第B12期46-46,共1页白建辉 杨延玲 
1、土内蓄水保墒措施。土内蓄水保墒是指通过土壤结构的改良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抵抗集中径流水的水平与垂直扩散运动及土壤表层的蒸发损失的综合技术措施。经过实验证明,在黄土高塬地区。
关键词:蓄水保墒 配套技术措施 综合技术措施 持水能力 垂直扩散 蒸发损失 非毛管孔隙度 树穴 土壤改良剂 
兰陵溪小流域主要退耕还林植被土壤渗透特征被引量:14
《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第3期199-202,共4页曾立雄 肖文发 黄志霖 沈亲 马德举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06BAD03A1301;2006BAD03A070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公益基金(CAFYBB2007010);长江三峡库区(秭归)森林生态定位站
利用GIS在兰陵溪小流域内生成80 m网格进行规则布点采样,对退耕还林后的主要5种植被类型土壤的渗透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渗透速率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
关键词:土壤渗透 退耕还林 非毛管孔隙度 三峡库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