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轻子衰变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才典王典舜黄培库孟祥伟王国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华大学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原子能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Ds+→πK衰变过程的软胶子效应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第2期159-161,共3页王典舜 孟祥伟 黄培库 王光怀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6-76)
本文在QCD因子化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了Ds+→πK两个衰变道中的软胶子交换效应,并在衰变总振幅中加入了来自软胶子交换的贡献。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非轻子衰变 非因子化 软胶子效应 
B介子非轻子衰变中的微扰QCD方法被引量:1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第z1期20-24,共5页吕才典 
在因子化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应用了微扰QCD的方法来计算B介子的非轻子衰变,通过应用Sudakov形状因子的压低效应和介子的光锥波函数,可以计算B介子衰变的因子化图的贡献以及非因子化和湮没图的贡献.许多衰变道的分支比与实验非常符合....
关键词:非轻子衰变 微扰QCD 波函数 
B_c介子非轻子两体衰变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49-52,共4页王国利 娄慧佺 
福建省教委基金 (批准号 :K2 0 0 10 40 )
计算 Bc介子非轻子两体衰变 Bc→X+Y,末态强子之一 X是 P波 χc态或 hc态过程的衰变宽度 .强子跃迁矩阵元写成形状因子的形式 ,形状因子表示初态末态介子波函数的重叠积分 。
关键词:BC介子 非轻子衰变 P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