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谓形容词

作品数:57被引量:61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罗蔓亢世勇周明海张伯江谭景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鲁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教学与研究》《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属性词”内部分类探讨——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依据
《海外文摘》2019年第15期21-23,共3页王学敏 
属性词是从传统词类中脱离出来的一类词。我们在了解前辈时贤的分类研究基础上,根据属性词的语法功能与传统词类部分契合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分类依据。本文主要从属性词概述、前人已有的分类研究现状、以及我们自己的词类偏向性分类依据...
关键词:属性词 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分类 
属性词与实词的分类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7年第9期30-37,共8页石定栩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项目子课题"外语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6JJD740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句法分布特征为实词分类,是语法界的共识,但很难找到对内有普遍性,对外有排他性的特征。惟一的例外是属性词或非谓形容词,即只能修饰名词,但不能做主语、宾语,不能受"很"修饰的一类词,一般都分析为实词的一个类别。不过,属性词的有些...
关键词:属性词 非谓形容词 定中复合词 缺项分布 
认知视角下的非谓形容词研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年第10期49-51,共3页朱丽师 
非谓形容词是形容词类中的特殊小类。通过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的对比,发现非谓形容词在数量上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在音节上双音和三音节大量出现。促使非谓形容词发生这些变化的,是隐喻机制、语法化及语言经济性原则。
关键词:认知视角 非谓形容词 隐喻机制 语法化 经济性原则 
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研究综述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2-56,共5页翟玲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校级项目(14XYYR07)
非谓形容词是现代汉语里较为特殊的一类词,历来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几十年来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无论是对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的名称界定、词类地位,还是对非谓形容词的语法特征、范围和再分类等都做...
关键词:现代汉语 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试论非谓形容词》中区别词的重新辨识
《长安学刊》2014年第4期36-37,33,共3页刘丹丹 
区别词的定性与分类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基于此,我们将区别词分为两类:典型区别词和兼类区别词,并对吕、饶《试论非谓形容词》提到的437个双音区别词重新辨识。我们发现典型的区别词的特点是纯定语性。
关键词:“正式” 区别词 纯定语性 
现代汉语“很+属性词”试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0-54,共5页李敏 惠慧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语言语法变异的类型研究"(J11WD04)
区别词、非谓形容词、属性词称谓之争由来已久,本文避开称谓之争,抽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有属性词,共565个,检索"很+属性词"在《人民日报》等21种报刊杂志、人民网和百度中的分布情况,在建立"很+属性词"研究数据库的基础上,具体...
关键词:区别词 非谓形容词 属性词 “很+属性词”结构 语料库 类型 
非谓形容词的术语界定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周明海 亢世勇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了词性,属性词的出现加重了人们对区别词、属性词和非谓形容词3者之间关系的疑惑,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用哪一个术语更好一些?文章在考察3个术语历史的基础上,从有代表性的区别词、属性词和非谓形容词词表...
关键词:区别词 属性词 非谓形容词 数据库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属性词计量研究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周明海 亢世勇 
属性词最早是由吕叔湘先生在50年代后期编写“现代汉语语法”时提出来的,后来他在《试论非谓形容词》中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这类词。他认为这样的词不仅是大量存在的,而且是不断产生的,其增殖率仅次于名词,让这类词单独成为一类也还是...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属性词 非谓形容词 计量 现代汉语语法 50年代 吕叔湘 男学生 
上古汉语性质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其鉴别标准被引量:15
《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10-21,共12页宋亚云 
第四十批中国博士后基金(编号2006040013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编号07CYY019
文章结合上古汉语30部文献,通过分析10万多个例句,运用四条标准,鉴别出380个性质形容词,确立了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文章指出从最典型的形容词到最不典型的形容词形成了一个形容词性由强而弱的连续统。文章还讨论了非谓形容词和...
关键词:形容词 词类地位 鉴别标准 非谓形容词 非定形容词 
非谓形容词研究综述
《学问》2009年第2期68-69,共2页邓先军 陈如新 
文章对非谓形容词研究进行了整理,从吕叔湘1981年提出这个术语以来,对于它的语法功能和归属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主要有吕叔湘、朱德熙等人的看法。文章对非谓形容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 唯谓形容词 语法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