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道狭窄

作品数:13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徐克张曦彤曹建民朱应合张金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介入放射学杂志》《同位素》《解放军医药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更多>>
相关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覆膜支架对肝内分流道通畅的影响被引量:1
《中华外科杂志》2011年第10期947-949,共3页吴性江 曹建民 范鑫鑫 黎介寿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已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临床近期疗效十分显著。近十年来,国外采用Viatorr覆膜支架取代裸支架,用于肝内分流道的建立,成功解决了分流道狭窄和阻塞,显...
关键词: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分流道狭窄 覆膜支架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直接门静脉造影 CT血管成像 顽固性腹水 
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预防家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分流道狭窄被引量:1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年第5期571-575,共5页王晓白 曹广劭 张红 张艳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KM04401S)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覆膜支架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4只长白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对照组8只,建立TIPS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行直接门静脉造影复查后处死动物...
关键词:门腔静脉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缩窄 病理性 支架 
采用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对改善术后分流道狭窄及门静脉高压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4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第3期190-193,共4页向谦 李肖 张铭光 唐承薇 
目的比较采用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改善术后分流道狭窄及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分别采用覆膜支架和裸支架行TIPS后关于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评价文章质量,运用Revman4.2软件对TIP...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覆膜支架 
1例TIPSS术后半年内两次介入治疗的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第18期2868-2868,共1页刘俐 向国春 张艳琳 
关键词:TIPSS 护理体会 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 介入治疗 术后 分流道狭窄 出现 患者 
低剂量^(103)Pd支架抑制TIPSS分流道狭窄初探
《同位素》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高沁怡 张曦彤 舒强 李亚明 裴著果 许书河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2013157)
探讨103Pd支架预防经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分流道狭窄的效果。健康乳猪18只行TIPSS,术后分为两组,分别置入103Pd支架和普通支架。并于术后4周、8周行血管造影、病理解剖和光镜管腔面积检测。门静脉造影显示4周时放射组2...
关键词:^103Pd支架 分流道狭窄 TIPSS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分流道狭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第5期345-347,共3页张曦彤 徐克 
关键词: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分流道狭窄/闭塞的机制及其防治被引量: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第10期816-818,共3页谢启约 
关键词:TIPSS 分流道狭窄 病理 防治 门静脉高压 闭塞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9年第1期45-50,共6页王仲朴 吴朝阳 王茂强 
自1989年德国学者Ritcher首次正式报道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的临床应用以来,这一技术曾一度是介入放射学的热门课题,人们对其兴趣的衰减主要是因为对术后分流道狭窄/阻塞的预防和处理及肝性脑病...
关键词:肝内 门体静脉分流 技术改进 术后 分流道狭窄 
TIPSS术后分流道狭窄的血管造影表现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8年第4期203-206,共4页朱应合 徐克 张曦彤 韩铭钧 
目的:探讨 TIPSS 分流道狭窄的影像特征及狭窄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58例 TIPSS 术后病人行89人次的血管造影复查,除对分流道的造影表现及其伴随改变进行描述外,对分流道狭窄者按其形态、位置及程度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结果:58例门...
关键词:门腔分流术 血管造影 分流道狭窄 
TIPSS后分流道狭窄的介入性组织活检与病理学研究被引量:3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朱应合 徐克 张曦彤 韩铭钧 张汉国 赵钟春 
目的:了解介入性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及分流道狭窄的组织构成,探讨分流道狭窄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10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者,采用心肌活检钳和Simposon旋切导管经颈静脉途径对狭窄组织进行了活检,其中8例采用活检钳法,2例采用导管旋切法...
关键词:门腔分流 血管疾病 活检 介入性病理学 经颈静脉肝内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